医改十年 | 北大深圳医院:贡献医改“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田怀谷
2019-08-08 07:47

导医机器人在北大深圳医院门诊大厅忙碌地工作。

机器人在门诊和病房里穿梭,预约、挂号、缴费、查检查结果全在手机上办妥,5G+AI人工智能医疗……这是科幻片里未来的医院么?NO!作为中国最互联网城市之一,深圳就有这么一家炫酷的智慧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作为国家首批数字化示范医院、广东省智慧医院建设单位,近年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不断创新,将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5G应用等高科技广泛用在医院服务和管理中,以病人为中心,以应用技术为载体,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改进医疗流程,增强运营效率,先后荣获深圳市“智慧医院奖”“全国智慧医院优秀案例”。

让我们走进这家医院,看看它创新性地为医改贡献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六级电子病历,全省综合医院第一家

2019年7月3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六级认证,成为广东省首家通过认证的综合医院(2018年度全国共三家),并在中国卫生信息大会上获得表彰。

在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标准中,一共有0-7八个等级,一个医院可以独立达到的最高等级是六级,七级需要实现多家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共享。

六级电子病历代表着医院各个信息孤岛被打通,实现了互联互通互享,全流程数据闭环管理。

六级电子病历系统功能的核心是和高级医疗决策支持,通过大数据智能管理,促进医院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

“比如说,医生的医嘱是否正确?是否是对正确的患者执行正确的医疗行为?系统会依据知识库提供审核功能,并及时向医护人员提供信息反馈和提示,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概率,使医疗工作更为规范,更安全。又比如说,过去医院检查处方,需要人工抽取统计,现在智能自动统计每个医生每个月有多少不合格处方,哪里不合格。再比如,四级手术,如果没有进行术前讨论,电脑就会锁死,开不了医嘱,提交不了手术申请单。”院方介绍说。

每个住院病人都有唯一的二维码“身份证”

大数据智能管理让医院管理更加“智慧”,医院的运行数据和质量安全数据直接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自动获取,及时报告;每位科室主任都能够收到一份个性化的运行和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报告,真正实现指标考核,数据说话。同时,医院引导临床科室对质量安全的数据进行充分分析和利用,进行质量安全持续改进。

借助电子病历质量控制体系,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模式由现场质控向远程质控、事后质控向事前提醒和实时监控、人工质控向自动质控、形式质控向内涵质控转变,改变了过去单纯的终末质控模式,采用“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闭合式质控模式。

“云医院”上线,就医方便又快捷!

从2013年开始,北大深圳医院通过各种科技创新,实施智慧方案,改变就医模式,优化就医流程,让患者就医更方便。

在今天,预约挂号已逐渐成为了深圳市民就医的习惯。在市属综合性医院里,北大深圳医院是最早试点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非急诊全门诊预约的医院之一。

门诊移动支付

在移动支付上,从2016年初,该院就大力推行多渠道的在线支付服务,顺利实现微信、支付宝和华夏银行就医宝等多种途径的在线支付。2016年9月,又顺利实现医保在线支付的对接,成为广东省首家异地医保即时结算单位。

这家医院也是在省内率先推动“互联网+医学影像”模式使用“云胶片”的医院,将检查的影像资料转化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化格式上传云端,患者通过扫码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查看结果。

2018年底,北大深圳医院“云医院”上线。如今,患者到这家医院就医,在手机上就享受到智能导诊+分时段在线预约、支付、咨询、复诊、报告、电子处方的数字化全流程“云服务”。

药房取药机器人

目前,医院预约就诊比超过90%,自助挂号占68.1%,在线支付比例占74.3%,网上轻问诊人数超2万人次/月。经初步测算,患者通过“云医院”预约、在线支付就医,平均可节约1-1.5小时的等候时间。

“云医院”的服务还向外延续。借助“云服务”推动分级诊疗,医院与70多家社康中心建立了远程心电监护和诊断系统,完成数千例次的远程心电诊断。医院还建立了慢病“云随访”平台,系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推送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甚至进行随访提醒,同时还支持智能在线问答和交流。目前,42个科室的14个慢性病纳入到平台中,服务患者超12万人次。医院腹透病人的腹腔感染率降低至0.12%,远低于0.36%的国际平均水平。

智能+智造,这家医院“黑科技”真不少!

导诊机器人

“你好,我是导医机器人,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在北大深圳医院门诊大厅,导医机器人小易和小白在忙碌地“上班”,它们每天的工作主要是提供问路、问诊、业务咨询。“医院每日门诊量上万次,导医人手紧张,导医服务型机器人上岗,大大解放了人力。”医院门诊部的相关负责人说。

结合深圳城市特点,北大深圳医院主动和企业合作,共同“智造”更适用于智慧医院的人工智能产品。

护理机器人助手

智能化输液系统

在病房,护理助手机器人进行床前宣教,医用物流机器人跑上跑下运送污物,智能化的输液管理可自动监测输液速度、剩余药量并进行提示,智能化病房安全管理平台可以进行生命体征数据实时无线监测对病情变化早期预判、预警;在药房,用互联网将智能药物调配系统、智能药柜、配液机器人、药物配送机器人和移动护理终端等连为一体,实现药品扫码入库,智能存储,机器人配液、送药,全程可监控和信息追溯,提高用药安全性……

智能药柜

据悉,医院正在试用检验的人工智能产品有70多个,未来将打造国家人工智能临床研究中心,为不断出现的人工智能产品提供临床研究和运用的平台。

AI+5G,让三甲医院的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医疗AI帮助医生完成对运动损伤患者的精确诊断、手术规划和术后康复矫正方案制定。

在北大深圳医院运动医学与康复中心,一位患者正在一面“镜子”前做下蹲、踏步等动作,隐藏的高速摄像机、穿戴式传感器等采集患者的运动轨迹、步态、肌肉电生理变化和足底应力等生理指标,而患者双下肢的肌力差异、脊柱倾斜角度等结果实时显示在屏幕上。不少住院患者每日都会“照一照”以便了解自己的康复情况。

据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张文涛介绍,只需几分钟,医生就依靠这套名为“智始智终”的医疗AI完成了对运动损伤患者的精确诊断、手术规划和术后康复矫正方案制定,大大弥补了过去单纯依靠医生人眼观察造成的数据波动和采集困难等不足,充分的数据信息让诊疗方案最优化。

如今,医疗AI在北大深圳医院已经广泛运用。在影像科,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系统自动提示病变部位及诊断,有利于技术水平同质化,提升诊断效率和质量。其中智能胸片诊断使诊断效率提升70%,系统诊断准确率达到99%以上。自主研发影像VR教学体系,用于年轻医生诊断质量考核测试,测试合格率从85%提高至99%以上。不久前,医院内就进行了一场心脏冠脉CT阅片的“人机大战”,结果是机器人完胜经验丰富的医生。随着AI技术的推广,医院影像诊断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

5G是当前的大热,随着“万物智联”时代的到来,医疗领域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与深圳联通牵手,携手打造“5G+智慧医院”服务新模式。借助5G网络,医院将更轻松地实现远程超声操作和诊断、远程虚拟教学等,把医院的服务半径延伸至山区和社康中心。

开业二十周年,继续朝着智慧型高水平医院迈进

配药机器人

院长陈芸告诉记者,2019年8月8日,正好是医院门诊开业20周年的日子。开业20年,医院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在着力打造更智慧的现代化医院,通过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规范制度执行、简化流程、自动化监测和预警、智慧化闭环管理、智能化决策支持,通过顶层设计,实现医院的全流程、全覆盖、互联通的可持续发展,为高水平医院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

据悉,下一步医院还将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个性化、单点登录和内容聚合;针对门诊、病区、手术、消毒、供应室等重要医疗场所和医疗业务部署物联网医疗应用,对人员行为、设备行为、医疗资源行为等进行广泛的感知和数据采集,检测医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统一对外服务门户模式的在线诊疗、健康管理、在线审方、药品配送等服务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大数据平台,形成一套个性化的医疗运行数据监控指标体系,探索智能影像诊断、阅片机器人、知识图谱辅助诊断等智慧医疗行为,医疗AI的可行性。

2019年7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入选广东省第三批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将倾力打造“六位一体”(即集“大湾区区域性医疗中心”“国际化医学科研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培训示范中心”“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创新中心”“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高效率大健康管理中心”)的智慧型高水平医院。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田怀谷)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