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国际竞赛主题为:“盆载大世界、景融大自然”,诠释“盆景”以小见大,小盆可承载“大千世界”,盆中景色融入大自然要素的鲜明特点,同时揭示盆景艺术无国界,崇尚自然是本质的深刻含义。
此次盆景国际竞赛有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86名作者参赛,参赛作品481盆(含411盆盆景实物、70幅盆景照片)。其中,中国参赛的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17个省(区、市)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地区,参赛作者324名,参赛作品394盆。国外参赛的有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加拿大、波兰、捷克、马来西亚、斯洛伐克等国家,参赛作者有62名,参赛作品87盆。
国际盆景竞赛作品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当今国内外盆景发展的水平与现状,弘扬了世界各国盆景园艺的技术文化,表达了世界人民追求内心安宁与亲近自然的强烈愿望,蕴涵着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
本次盆景国际竞赛共评选出金奖作品75个(其中包括特等奖作品10个)、银奖作品113个、铜奖作品187个,优秀作品95个;最佳作品奖1个,技艺创新奖4个,最佳人气奖4个,新锐奖4个,传统佳作奖8个;同时,还评出产业潜力奖4个、布置奖20个、养护奖6个、协作奖3个;贡献奖6个,特别支持奖3个,突出贡献奖1个,特别贡献奖2个。
筹备工作周密部署、扎实推进
自2018年初至2019年5月底,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先后牵头召开了四次筹备会,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认真研究活动方案、扎实开展作品遴选工作。中花协盆景分会秘书处所在地江苏省如皋市政府提供组织保障,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2018年8月中花协盆景分会制定出台了《备战2019北京世园会盆景国际竞赛参赛作品征集遴选实施方案》,全国各地盆景爱好者踊跃报名,各级社团组织广泛参与。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理事会成员、各工作站站长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盆景赏石分会等兄弟社团给予支持配合,经过了海选、初选、复选多环节层层选拔,最终确定参赛入选作品。
国际盆景赏石协会(BCI)、世界盆景友好联盟(WBFF)、亚太盆栽联盟(ABFF)及BCI中国区委员会邀请其成员报名参赛,主动做好联系对接工作。
参赛作品种类齐全 争奇斗艳
盆景国际竞赛参赛作品有155个植物树种,基本上是各地制作盆景的主材。主要有松树、榕树、柏树、榆树、雀梅、朴树、枫树、柳树、黄杨、金弹子、黄荆、三角梅、老鸦柿等。
这次参赛的不少是有区域特色的乡土树种,如湖北的对节白蜡、江苏的雀舌罗汉松、安徽的黄山松、河南的柽柳、岭南的九里香、博兰、北方的观果类盆景。盆景的种类有:树木盆景358盆、山水水旱盆景60盆、观花观果盆景36盆、微型组合盆景19盆。
盆景的造型风格更是千差万别。有的盆景近树造型、因材施艺、见机取势、按意布景;有的章法严紧、精雕细刻、层次分明,玉树临风;有的吸收中国画画意,枝条争让得体、顾盼生情、构图严谨;有的自然生动、神形兼备、静中有动、形散神聚;有的粗狂厚重、雄壮豪放、骨架刚健、气势磅礴;有的造型奇异,形似龙飞凤舞、飞禽走兽。
盆景陈列要求景、盆、架配套,盆器形态各异,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形、多边形不等。几架高低错落,匹配得体;盆景的规格大、中、小兼有,最小的盆景可把玩于掌中,数盆成一组,一组一小品;两盆巨型山水盆景“一带一路”和“锦绣中华”,由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公园集体创作,分别呈现在展馆的首尾,起到“引领”和“压轴”作用,每盆长15米、宽2.5米,夺人眼球,气势恢宏,叹为观止,开室内巨型盆景展之先河。
“一带一路”的巨型山水盆景,山体选用我国著名的泰山石制作,配以各种树木,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分景点、建筑物元素点缀其中,直观的展示了“一带一路”风貌,同时也寓意盆景源于中国,走向国际,盆景艺术无国界,“盆友”遍布全球。“锦绣中华”的盆景,主体山石为砂积石,以我国南方的山体、树木、民居为主要特征,以点带面,把建设美丽乡村、追求绿水青山的含义渗透其中。
展陈布置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展馆布局分为三个区域:一是盆景历史文化展示区。长达20米的“文化墙”,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盆景发展史。盆景起源于中国,大约追溯到秦汉时期,在我国至少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后世的遣唐使在把初唐以后流行的种树风习带入日本的同时,也把盆景文化带入了日本。后来又由日本、中国流传欧美,现在盆景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一门艺术。
展厅一侧,以一套中国古典家具为元素,把传统的岭南派、川派、苏派、浙派、海派、扬派、徽派、如派(亦称通派、通如派)等“八大流派”盆景代表作陈设其中并辅以文字介绍。书橱和书桌上摆放着若干盆景书刊,打造成“中国式”厅堂实景,也是观众游客的体验区。让游人身临其境,在观赏盆景的同时可浏览盆景专业书刊;从科普角度专设了盆景制作工具、古盆等展示橱窗,手绘了一套常见盆景造型图,让游人在参观中了解盆景知识、增长见识。
二是中国盆景参赛作品展示区。基本以省(区、市)为单位进行分段布展,每盆盆景旁有标注编号、树种、景名、种类及尺寸的标识牌。从各地盆景的造型风格、树种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区域性地理、文化、流派的差异特征。为了营造文化氛围,在展台背板上点缀了一些中国字画,与盆景浑然一体,韵味无穷。
三是国际盆景参赛作品展示区。安排在展厅出口前,起到收尾作用,该区域集中展示了国外参赛作品实物和参赛作品照片。从这些具有异国造型和风格的盆景中,可以领略到各国文化的差异和技艺的交融。
出席盆景国际竞赛颁奖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北京世园会政府副总代表赵良平;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北京世园会政府副总代表、北京世园会国际竞赛组委会主任刘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副司长黄发强;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世园会政府副总代表、北京世园会国际竞赛组委会副主任张引潮;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巡视员、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副馆长刘晓冬;中国绿色时报社社长张连友;北京世园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北京世园会国际竞赛组委会副主任王春城;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会长郑长才;如皋市委副书记丁兴华;如皋市委常委、如皋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向阳;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执行会长施勇如;香港岭南盆景艺术学会荣誉会长黄就成;国际盆景赏石协会(BCI)第二副主席莱斯利·道德尔,世界盆景友好联盟(WBFF)北美地区主席杰克·苏斯蒂克,亚太盆栽联盟(ABFF)主席金世元,以及来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和比利时的嘉宾。出席今天活动的还有本次盆景国际竞赛评审委员会的评委、监委及各参展单位代表及新闻媒体。
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