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本书,串起七百年英国史
蓝笑笑
2019-07-27 12:20

本周,鲍里斯·约翰逊就任英国新一任首相,这是因为此前他当选英国执政党——保守党的领袖。众所周知,英国已经深陷“脱欧”泥潭长达三年,而约翰逊则一直是个“硬脱欧”派,就在他当选前后,多位保守党内阁大臣宣布辞职,英国“脱欧”的前景被蒙上更深的阴影。

没有哪一个海岛像大不列颠岛这样搅动人类近代史,而爆发于1640年的英国革命更被视为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因此,要了解世界今日的成因,阅读并领会英国历史是无法绕行的。我们从近期出版的图书中选取十本,将之串联,你会看到一个跌宕起伏、匪夷所思、长达七百年的英国史。

《百年战争 第一卷:战争的试炼》 [英]乔纳森·萨姆欣 著 傅翀 吴畋 王一峰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9年1月版

曾任教于牛津大学的乔纳森·萨姆欣有着非同寻常的履历,他曾经受命成为英女王的御用大律师,后来还做过英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不过历史专业出身的他也没有疏忽治学与著书,他写出了多部英国古代史和中世纪历史的著作,而其巨著《百年战争》系列更是为之赢得了学界的褒奖。萨姆欣有着大史家眼光,他认为百年战争最终虽然英国落败,并引发了一系列政治与经济危机,但也是英国接下来崛起的“契机”。发生于1330年代,终止于15世纪中叶的百年战争,不但是战争双方英国和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也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本《战争的试炼》是萨姆欣《百年战争》的第一卷,书从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的葬礼开始写起,以战争前期近二十年的描写,追溯了战争的爆发与发展脉络。

《玫瑰战争》 [英]艾莉森·威尔 著 沈毅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9年1月版

发生于1455年至1487年的“玫瑰战争”是英法百年战争的“衍生品”,也可以被视之为英国统治体系的“自我修复”。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艾莉森·威尔长期关注都铎王朝的题材,擅长传记手法写作。对于玫瑰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约克家族与都铎家族的两段恩怨(也可以视为“玫瑰战争”的两大组成部分),威尔将笔墨主要放在前者上,因为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的争夺与杀戮更具戏剧性,也影响并支配了整个“玫瑰战争”的走向。对于不了解英国历史的朋友,不用担心陌生感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因为相比历史中盘根错节的家谱名录,作者更看重的是真实人物的个性与癖好,因此,无论是可怜的亨利六世,还是冷酷的爱德华四世,还是玛格丽特王后,都被刻画得无比鲜活、真实。

《为什么是英国:有限政府的起源》 刘为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2019年3月版

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颁布了《至尊法案》,宣布英国从此不属教皇管辖,并立自己为英国国教教主。这一改写英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主因很简单,就是亨利八世想要个儿子,而他原本的凯瑟琳王后诞下一个女儿后便无法生育。青年学者刘为以此为例,论证了英国的成功除了是少数精英人物“头脑风暴的产物”,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在这本《为什么是英国》中,刘为还指出,在英国这个现代民主的发源地,民主制其实是贵族制的延伸,直接民主事实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

《贝希摩斯:英国内战缘由史》 [英]托马斯·霍布斯 著 李石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4月版

我们的阅读来到1682年,这一年,曾经写出政治哲学不朽著作《利维坦》的英国政治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又一本著作《贝希摩斯》出版问世,此时霍布斯已经去世三年,而这本以(导致英王查理二世被送上断头台的)英国内战为论述对象的政治史著作已写成多年。为什么这本霍布斯晚年的扛鼎之作迟迟不能被出版?主要是因为霍布斯一直是“君权神授论”的反对者,同时他也将矛头一直指向英国教会,所以一直不受英国政教两方欢迎。和《利维坦》中霍布斯以海洋怪兽“利维坦”为标题一样,这本《贝希摩斯》中他同样搬出了一种陆地怪兽——“贝希摩斯”,如果说《利维坦》中霍布斯讨论的是“主权者”的诞生,那么《贝希摩斯》则展现了英国内战后,“主权者”死亡之后的景象。

《帝国边缘:英国在东方的征服与收藏:1750-1850年》 [美]马娅·亚桑诺夫 著 朱邦芊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2019年4月版

进入18世纪,尤其是18世纪60年代爆发的工业革命,英国逐渐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随着不断扩张,在世界各地统治了大量殖民地,当时的英国也可以视作一个全球性帝国,不管你愿不愿意,它都将全世界连接起来。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马娅·亚桑诺夫是英国史专家,她凭借“帝国往事”三部曲获奖众多,我们推荐的这本《帝国边缘》是三部曲的首部,被《经济学人》《卫报》等媒体评为年度好书,在这本想象丰富的书里,亚桑诺夫揭示了1750年至1850年,生活在大英帝国在印度和埃及边疆的收藏家们百余年的非凡故事,作者追寻他们的事迹,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帝国主义秘史。

《雾都伦敦:现代早期城市的能源与环境》 [美]威廉·卡弗特 著 王庆奖 苏前辉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 2019年5月版

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同时也因为发展过快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中,“煤烟滚滚,浓雾深深。所形成之乌云宛如斗篷,把伦敦城包裹起来。遮天蔽日,煤烟一浪高过一浪,阳光难以穿云破雾。”这是彼时人们的记录。作为英国首都的伦敦,因为大量灰煤的燃烧,已经成为“让人难以喘息”的雾都。《雾都伦敦》从政治、文化、社会、法制乃至心理等多维度全方位分析了16至18世纪伦敦各界对烟雾的认识与因由,你不但能看到经济和环境发展过程,同时也能看到一部由环境问题串起的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简史。

《大恶臭:1858伦敦酷夏》 [英]罗斯玛丽·阿什顿 著 乔修峰 译 东方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1858年夏天的伦敦,除了天空中的浓烟重雾,还有空气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这一年的5到8月,伦敦经历了罕见的酷夏,6月16日格林尼治短时达到了创纪录的39摄氏度,被称为英国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天”。空气中的恶臭除了废烟废气,最主要的源头是被两百多万伦敦居民排入废水的泰晤士河。英国学者罗斯玛丽·阿什顿独具只眼,她以1858年伦敦的臭夏为背景,结合当年通过的《泰晤士河净化法案》《医疗法》和《离婚法》等多种法案的产生过程,讲述了达尔文、狄更斯和时任财政大臣的迪斯累里那一年丰富而曲折的经历,勾勒出英国黄金时代一众风云人物的群像,堪称一部精彩纷呈的微观史著作。

《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 [英]马克辛·伯格 著 孙超 译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19年3月版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当然不止有经济发展、法案更新,或者环境污染,还有英国新式、时尚消费品的发明、制造和购买。英国学者马克辛·伯格的《奢侈与逸乐》提供了通常在革命史叙述中所缺失的一环,分析了从16世纪开始的全球奢侈品贸易到18世纪英国消费品新的全球贸易的发展,全面而细致地展示了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作者指出,正是因为18世纪新的消费文化的形成,才有了新的需求,刺激了工业化的进程,从而激发了工业革命。此外,我们通过此书还看到,在物质背后的是人和人的生活,因为奢侈品为18世纪新崛起的中产阶级提供有装饰感和乐趣的生活。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新西兰] 安东尼·麦卡滕 著 陈恒仕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7月版

去年奥斯卡颁奖礼上,英国老戏骨加里·奥德曼凭借在电影《至暗时刻》中成功塑造了丘吉尔这一角色,最终捧得影帝小金人。这本《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是同名电影的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在电影剧本基础上延展写成的历史传记作品。1940年5月10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被世人视为“不靠谱”的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当时希特勒的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丘吉尔相位未稳,便要带领英国上下应对纳粹的巨大威胁。可以说,这个阶段是英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本人的至暗时刻。本书作者独辟蹊径,从历史、心理、语言等角度,展现了危急时刻丘吉尔迸发的领袖品质与非凡领导力。

《英国:优雅衰落——“脱欧”时代的权力、荣耀、秩序与现实》 桂涛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3月版

穿过历史的迷雾,时间终于来到2019年,我们发现已经不再雾霾漫天的英伦大地,依旧蒙着一层阴影,这就是“脱欧”。2016年的“脱欧”公投,像一把无情的手术刀,将英国的表皮瞬间切开,把深藏其下、最真实的繁复肌理与血脉呈现出来。“脱欧”所带来的刺激与冲击恰恰引起英国最自然的应激反应。这反应是欣喜、愤怒、后悔、无奈,它们就是最真实的“优雅衰落中的英国”。新华社驻伦敦记者桂涛在这本《英国:优雅衰落》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采访、感受,试图在“脱欧”这个节点去理解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解读“脱欧”背景下的英国,从中串联起英国的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学术与政治……

编辑 赵偲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