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生产与传授

赵二涛
2019-07-23 08:20
摘要

破解经济危机的根源,不在财富里,而在知识生产规律里

财富压根只是生产力的表象,知识生产和传授分配,才是经济的最终本源。破解经济危机的根源,不在财富里,而在知识生产规律里。

社会发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运用的过程。一个社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科学知识含量和运用量的多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来源于这个解释。为什么是第一?因为古代很多国家尝试过了,他们创造了很多迷信知识,并试图靠他们来统一天下,甚至幻想实现永生。历史,永远不会虚无,这些幻想在科学知识革命爆发以后,就再也没抬头。如今,一个称为现代国家的基本标志,就是承认科学知识是社会建设的原则,科学知识运用是建设的目标。而这也清晰地划分开了中世纪与新世纪。

所以,知识生产力的根本,是科学知识生产力。而按科学的方向不停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可称为:科学信仰。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如何改革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知识生产量和生产效率。

知识生产与传授也要讲究效率吗?确实如此,目前现在普遍的情况是:知识生产量很多,传授的效率却不太高。在学校,比如用电知识,老师能根据电流、电量、电阻等等编纂很多题,好像故意搞复杂到让你做不对,却完全不关心:大部分高中生、大学生,是不是对家里的电路排布、电器运行原理懂了?我们很会生产电器,可对于电线、微波炉、洗衣机、电视、冰箱,哪怕电风扇的运行原理,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在真正的生产领域,这些设计和操作人员,如笔者所在的机械行业就很典型,真正冲在一线设计机械和使用机械的,都不是高材生。我们的知识生产与传授,信奉闭门造车,并不相信动手动脑相结合。

比如外语学习,我们能把语法和词汇编纂成很多题,好像故意复杂到让你做不对,却完全不关心:大部分高中生、大学生,是不是面对“老外”的时候,可以随口而语。关于复杂的英语试题,不知出现了多少,可对于碰到“老外”怎么说话,哪怕磕磕绊绊地说,估计大部分学生也深感无奈。在国外,连当地的文盲都会说会用,而他们来中国参加英语四六级,不一定及格,那些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中国学生,到国外照样不会开口。在一些外贸行业,竟然有英语专业八级还不会开口讲话的。我们的语言知识生产,完全沦落为试题的机器,却压根不相信:语言是用来说的。

边说边做,喜欢思,喜欢做,才是知识生产与传授者真正的状态。牛顿背不了中国学生这么多定律,李白背不了中国学生这么多诗词,鲁迅背不了中国学生这么多文章。可见,我们在知识生产传授上,陷入了太多偏颇。而这,竟然又浪费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学完了,却不会用,没学到东西的学生有多少?我们很多学校,并不是在真正用心传授知识,也就谈不上效率。知识效率,和知识量的协调统一,才是知识生产力与传授的全部。尤其是现在,我们模仿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在很多领域,都已经走到了前面,但在自我创造上,仍动力不足。

所有财富经济理论,都无法破解知识生产力进步所带来的改革。而且,实际上,财富压根只是生产力的表象,知识生产和传授分配,才是经济的最终本源。破解经济危机的根源,不在财富里,而在知识生产规律里。

(作者系经济学者)

编辑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