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资费套餐或有“白菜价”!流量计费模式在部分行业将成历史

读特记者 吴凡 实习生 曾心妍/文 何龙/图
2019-07-13 15:20
摘要

读特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国内5G资费套餐最快将在下月面市,三大运营商“降”字当头,预计低于4G资费水平,5G流量“白菜价”不是梦

5G用得起吗?中国5G商用牌照发放月余,网友市民持续热议5G究竟贵不贵。本周德国推出5G服务658元/月的“起步价”,更让网友惊呼用不起。

读特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国内5G资费套餐最快将在下月面市,三大运营商“降”字当头,预计低于4G资费水平,5G流量“白菜价”不是梦。

5G资费广受关注的同时,我国移动通信资费史上将全面改写流量计费模式,不同行业将出现“一业一费”、“一客一策”的定制化、个性化的5G收费模式,这亦是5G实现万物互联、改变各领域业态的足音。

5G流量资费将吹“平民风”

“5G好是好,真担心用不起,到现在也不知道贵不贵。”市民陆瀚轩对记者说。连日采访中,数十位市民均对记者表达了类似看法。微博、知乎等知名网络平台,5G资费类话题均曾进入热门话题榜前十。

欧洲最大的运营商之一德国电信本周推出5G套餐,手机套餐每月658元,WiFi热点套餐581元,均包含无限流量,但手机套餐上行速率更高,达到100Mbps(速率相当于常见的100兆固定带宽),WiFi热点套餐上行速率仅为50Mbps。

近期美国、英国、韩国、瑞士、芬兰等国运营商纷纷公布资费套餐,整体来看偏贵。例如美国运营商Verizon的5G的套餐最低一档每月约570元。韩国三家运营商的5G套餐起步价均约为325元。

中国的5G资费是便宜还是更贵?      

读特记者连日采访,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具体资费套餐正在细化设计中,将尽快推出市场,同时5G会比4G更便宜,流量单价不会高于4G水平。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均表示,5G资费架构采用多量纲、 多层次的计费模式,届时用户可自由选择。中国联通表示,5G与4G的计费模式有衔接也会有新变化。

运营商内部人士对读特记者透露,随着各地5G网络覆盖不断完善,5G流量资费也将快速走低,有可能5G流量资费很快进入10元/10GB的价格区间,明年下半年估计会更低。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5G流量资费将比4G大幅下降,目前全国1GB手机流量均价约为5元,今后可能降至1元甚至更低。多位业界人士对记者谈到,工信部持续力推提速降费,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激烈,5G资费的基础价格将不会超出普通消费者用得起的范围。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5年来中国固定和移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提升了六倍多,固定网络和手机上网流量资费水平降幅均超过90%。

深圳市民在运营商营业厅可以免费体验多种5G应用。        

流量计费送“M”迎“G”            

早年一些繁复如“天书”的套餐设计曾广受诟病,但5G套餐不会再出现类似情况?

读特记者了解到,三大运营商针对个人用户的5G计费模式基本会沿用现有形式,流量多少将是影响支出的主要因素,同时自主“搭积木”式的可选性会更丰富。

个人用户的流量计费将从以“M”为单位,切换到“G”为单位,意味着更快的网速、更丰富的应用。三大运营商均表示,5G套餐的用户可以不换卡、不换号,只要手机支持5G,就可以直接使用。

“目前已建设的5G网络以NSA非独立组网形态为主,因此计费沿用4G套餐架构没有技术难题。”通信专家麦浩超对读特记者说,运营商在5G商用初期,可能会将4G套餐的流量转换为5G流量,或者4G套餐资费不变的同时赠送部分5G流量用于体验推广

5G手机陆续上市,加速5G资费套餐的推出。    

按流量单一计费退出商业舞台            

个人用户的5G资费模式暂不会大变,但对于企业用户及一些行业来说,5G时代将改变流量计费的历史,迎来场景计费、能效计费等差异化的资费体系。

国际电信标准组织3GPP定义了5G三大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前者主要是超高网速,个人用户体验改变会较明显,也是目前大众热议的5G主要内容。后两者预计在明年下半年逐步实现。            

中国移动杨杰董事长表示,5G将采用多量纲、多维度、多模式的计费体系,从而推动5G实现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的应用。

企业用户将面临全新的5G差异化计费模式,对于日常运营、成本核算等多方面带来影响。知名通信专家马继华对读特记者谈到,2G、3G和4G时代,一直按照流量使用量来计费;5G肯定不会再仅从流量维度计费,时延、连接量、速率等,都是会影响计费模式。

多位通信业人士表示,对企业用户来说,5G时代流量计费或许将成往事,5G计费结算对象将更加细分,按照业务场景来制订专门的资费体系将成为各行业常见模式。

编辑 刘思敏    

(作者:读特记者 吴凡 实习生 曾心妍/文 何龙/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