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坤做客深圳广播电台专题节目,介绍深圳市“十三五”期间学位建设规划情况。读特君了解到,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将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3万个以上,位于光明新区的深圳市第十高级中学交由深圳实验学校筹建。
范坤介绍,“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量从109.9万人增长到144.2万人,幼儿园在园儿童从26.1万人增长到43.8万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将继续加大学位建设的力度,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深圳市将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3万个以上,加快公办普通高中建设,新改扩建一批公办普通高中,新建、续建高中向原特区外倾斜,同时按照全市“东进战略”要求加强东部地区高中学位供给。到2020年,规划建设公办普通高中学位2.83万个。加强市、区、校联动,实施“基础教育建设工程”,鼓励和督促各区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力争完成173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新改扩建任务。努力扩大幼儿园学位供给。到2020年,力争新增幼儿园学位15万个以上。
在建中的深圳市第十高级中学。
在积极加大学位建设的同时,深圳市将积极提升办学质量,扩优提质,优质均衡。积极推进名校带新校,公办带民办,结对帮扶齐提升,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鼓励各区通过建立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发挥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
读特君从节目中了解到,位于光明新区的深圳市第十高级中学已交由深圳实验学校筹建。据记者了解,深圳市第十高级中学是深圳市一所正在规划的高级中学,为全寄宿制普通高中,选址在光明新区。将办学60个班,3000个学位。教学及辅助用房25219平方米、办公用房4869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29089平方米、教工单身宿舍2400平方米。
深圳实验学校校长衷敬高表示,筹建第十高级中学绝不是贴牌、冠名,一定要真正地原汁原味按照实验学校的理念和模式来办学,但优质资源的辐射,特别是文化的融合、队伍的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教育与大企业不一样,企业追求规模,生产产品,而学校则是在培养学生,为此,学校需要积淀,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自从2012年深圳科学高中开办以来,深圳即走出了一条由名校办新校的路径,当年的科学高中(第六高级中学)由深圳中学筹建,时任深中校长的王占宝兼任科高校长,从此科学高中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通道。深圳科学高中依托深圳中学优秀的师资、课程及管理优势,设计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与学校文化,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高中。
在科高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开办的深圳第七高级中学同样按照“名校办新校”的思路筹办,由深圳市高级中学负责筹建,依托深圳市高级中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一流的教师资源,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力求将七高打造成为深圳西部又一所新的名校。
接下来,一批新举办的高中也都由名校筹建,这包括第八高级中学由深外筹建,第九高级中学由深圳市高级中学筹建,第十高级中学由深圳实验学校筹建。其中,九高已是深圳市高级中学(集团)的一员,作为高级中学(集团)的东校区,进驻坪山。今年的中考招生工作中,已面向全市招收高一学段6个教学班级,300余名学生。
为此,读特君分析,与科高(六高)、七高不同,八高、九高、十高将不仅是由这些名校筹建,而将是这些名校集团的其中一员,负责这些学校的管理。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九高)秉承“深高”集团一体化办学模式,集团调派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实施科学管理,各学科选派骨干教师把关教学,同时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
而深圳外国语学校校长汤佳宏也在新学年开学典礼上提到,学校在一校四部(深外东海附属小学、初中部、高中部、国际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元办学模式,市第八高级中学的筹建稳步推进,奠定集团化办学的基础。小通君相信,十高也将成为深圳实验教育集团的一员,由深圳实验学校管理。
编辑 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