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际创客周光明区分会场暨第三届光明区创新创业大赛13日启动

读特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郭良
2019-06-14 09:07
摘要

6月13日下午,以“科学兴城、智创光明”为主题的第五届深圳国际创客周光明区分会场暨第三届光明区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光明区润桦全幅楼举行。

第五届深圳国际创客周光明区分会场暨第三届光明区创新创业大赛13日启动。

创新科技成果展区展现光明青年创客成果。

核心提示

6月13日下午,以“科学兴城、智创光明”为主题的第五届深圳国际创客周光明区分会场暨第三届光明区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光明区润桦全幅楼举行。光明区科技创新局、招商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香港高校、协会代表,光明区16家众创空间代表、优秀企业代表和双创机构代表等参加活动。

光明区自成立行政区以来,紧扣“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地理优势,切实履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使命,积极开展科技政策规划体系搭建、高端科技资源导入、创新型产业发展扶持、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等系列工作,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助力各类双创企业更好发展。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黄臻表示,光明区成立伊始,就被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全新定位和光荣使命。今年1月正式动工建设的光明科学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的集中承载区,加速创新要素集聚,助力产业发展落地。光明区无疑已成为深圳一片新的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光明区副区长张宗平表示,在去年的双创活动中,光明区的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今年光明区政府出台了《光明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出台17个方面57条措施,全方位扶持保障创新创业环境。光明区将进一步开放姿态引进人才和资源,积极对接香港高校及协会,规划建设粤港澳产业科技创新园。

光创赛成为光明“响亮名片” 科技成果展现青年创客风采

智能化人机显示模块、智能家居、智能行李箱……在第五届深圳国际创客周光明区分会场暨第三届光明区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现场的创新科技成果展区,来自光明区各街道办、学校、众创空间等各类科技创新产品夺人眼球,其中学校展品尤其突出,充分展现了光明青年创客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光明区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创新创业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创新创造氛围。

一段主题为“科学兴城、智创光明”的视频短片正式拉开了活动序幕。今年,光明区以“科学兴城,智创光明”为双创主题,紧随2019年全国双创周暨第五届深圳国际创客周的脚步,将组织开展4场主题鲜明的活动,通过主题论坛、项目成果展示、创业故事分享等形式,搭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交流平台,真正为创客解决实际需求,帮助光明区的人才“走出去”,将优秀的项目和产业“引进来”。

在去年的“科学新城,创享光明”双创活动中,光明区共有45家重点企业、14个众创空间团队在人工智能、文创娱乐、生物医疗等领域展示了100多件优质产品,部分展品一亮相便吸引全场焦点。

自2017年举办首届光明区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光创赛)以来,光创赛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和技术转移、成果产业化作用,挖掘并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双创团队和科创企业,在激发社会创新潜能、释放创业活力等方面产生了众多积极影响。光创赛已成为光明区科技创新的一张响亮名片。

本届光创赛启动仪式上,光创赛承办方创成汇负责人常淑华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大赛的细则和流程,表示大赛将引导创业企业、团队和社会资本向大赛平台聚集,挖掘并培育光明区本地优秀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吸引优秀区外企业落户。

据了解,本届光创赛分为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6个行业赛,并按企业组和团队组分别进行比赛。截止到今年6月1日,光创赛总共完成提交报名项目304个,其中企业组148个、团队组156个。值得一提的是在团队组有4个港澳项目报名,6个台湾项目报名,9个海外项目报名。

本届光创赛决赛在奖项设置上分企业组和团队组,企业组设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奖金分别是30万元、18万元、10万元;团队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奖金分别是20万元、10万元、6万元。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配套扶持政策上,光创赛获奖且落户光明区的企业可以获得最高100万的政策落地补贴。

企业发力加速产业发展 区域合作构筑双创高地

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投资资金的引导和放大效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进入光明区科技创新投资领域,激发光明区创新创业产业的发展,激活光明区创新创业和创业投资的氛围。启动仪式上,“招商蛇口产业基金(光明)”正式揭牌成立。

据了解,“招商蛇口产业基金(光明)”将投入3亿元的基金规模,重点投资光明招商局智慧城园区内及潜在客户中未上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光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孵化器内项目及支撑园区企业的关联产业。这将成为光明区科创企业发展强大的资金支持,助力中小型企业成长。

作为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全国首家加速器试点项目——招商局智慧城。该园区汇聚了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运营总部,部分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聚焦产业基地,产业类型涵盖研发办公、研发厂房、人才公寓、多元商业、商务会展。

招商局智慧城与国内众多知名高校、香港高校形成了产学研互动合作,更与众多资本机构、产业基地包括招商资本、招商启航、招商招科创新基金等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联合深圳市投资推广署搭建中德直通车平台,以雄厚的产业背景以及多方位创新创业服务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截至去年12月,该园区共入驻企业107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企业达6家,院士企业工作站6个。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投入建设之际,光明区作为核心区域之一,紧抓新机遇,将“双创”工作提升到“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高度。在光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招商局智慧城和香港浸会大学创业及创新中心、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协会联合共建“招商局智慧城粤港澳双创联盟”,进一步加强光明区和香港的产学研合作、持续探索创新要素集聚,香港科技、文化、人才等诸多优势和光明区浓厚的创业氛围、优良的创新环境将碰撞出更多创新创造活力,携手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科创先行建设城市新样本 引入硬核新科技打造“东方硅谷”

光明科学城位于光明区东北部,规划范围约99平方公里。光明科学城将充分发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中间节点的区位优势,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超常规布局多类型、多层次、相互协作支撑的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争创世界级大型开放创新网络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原始创新和未来产业策源地、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

光明区通过引入硬核新科技打造“东方硅谷”。 比如光明区以政府主导形式,启动光明凤凰城产业社区中心建设,落实微创新理念,结合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园区规划布局不少于4个产业社区中心,作为科学城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创新平台;启动光明凤凰城众创空间和共享办公场所规划两个研究,规划30处非独立占地的众创空间、15处非独立占地的共享办公场所,尽量结合产业社区中心进行适当集中规划布局。

光明区夯实科创基础建设,塑造“弯道超车”新光明。目前光明区产业基础扎实,引进培育了华星光电、普联、欧菲光等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辖区企业数量超6.3万家。光明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为主导,打造产业中心,打造新材料(石墨烯)、人工智能、生物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四大新兴基地。同时光明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检验检测高地,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转化,配套科技金融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成立中国计量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究院、国家电动汽车产业计量中心、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

目前,光明区在搭载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成效喜人。比如平台建设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全区建成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4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36个、市级37个、区级7个。在载体支撑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全区累计建成5家市级认定孵化器,入驻企业174家。其中光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全区唯一一个由政府运营的孵化器,目前已成功培育规上企业2家,在孵企业32家。目前累计建成16家众创空间。2019年拟新增认定众创空间4家。

乘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春风,光明区将成为集聚科技人才、核心技术、高端产业的科创强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成果输出中心区。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关万学 通讯员 郭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