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提供适才适能的教育?从百花小学的一节音乐课说起
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钟雄 文/图
2019-06-13 21:16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将会来到普通学校就读。融合教育提倡以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孩子的学习,如何为每个孩子提供适才、适能的教育?6月12日上午,福田区第四期竹香沙龙——关于融合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观摩和研讨会在百花小学召开。

本次沙龙由福田区教育局、福田区教科院、福田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办,百花小学承办。参加会议的有区属心理教研员、特教专家和各学校负责融合教育的一线教师。四十余名老师齐聚一堂,在观摩了一节小学六年级的音乐课后,结合自己任教经历围绕普通课程调整策略各抒己见,教育温情在真诚互动中流淌。

音乐观摩课由百花小学江小燕老师执教,以《八只小鹅》为题,面向六(2)班全体同学,课程分为“练声导入”、“情境还原、角色带入”、“联系作品、尊重差异”、“团队合作、实践体验”、“总结升华”五个环节。班里有的学生已经“变声”,还有一名社交能力不足的学生“小花”,观摩课为这两部分同学在教学设计上作了特殊的安排。教学活动中提供了多种平台,为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挖掘“小花”的能力优势,虽然她不善于表达,但是可以通过弹奏钢琴和弦、用碰铃为歌曲伴奏、领唱一句主题旋律等方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变声”的同学找到适合展现自己声音特质的音乐片段;关注到其他普通学生,让有打击乐器、舞蹈基础的同学各展所长。

融合教育不仅是班主任或是特教老师的责任,每个任课教师都应参与其中。尊重和包容是融合教育的前提,课程调整是融合教育的核心。在普通学校如何实现即关注到特殊儿童,又顾及大部分学生发展,这个度如何把握是关系到学校融合教育发展的重要因数。课堂要思考如何平衡个别学生和大部分学生的教育需要,需要考虑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特殊孩子的特点,需要重点抓低年级学生的转变。另外,对孩子诊断和评估也很重要,医院、学校和家庭联动起来才能让孩子受益最大化。

与会者一致认为,给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异彩,才是最好的教育。

编辑 林捷兴

(作者:读特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钟雄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