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眼看势|刘士余发话,这个市场还得当点心

记者 王平
2016-09-12 04:01
摘要

这个周末不太平,周五美股雪崩,而国内股市似乎对此早有预感,提前尾盘杀跌,让人一直期盼的向上变盘迟迟未能如人所愿。

这个周末不太平,周五美股雪崩,而国内股市似乎对此早有预感,提前尾盘杀跌,让人一直期盼的向上变盘迟迟未能如人所愿。对于周五沪深股市的下跌,监管层并没表现出同情心,当天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正式出台,即日起施行。该办法被称为史上最严“借壳新规”,三大修改“封堵”炒壳。次日的9月10日,在上交所第七次会员大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再一次加码,鲜明表达了监管层强监管立场,在讲话中,他进一步强调,要牢牢把握任何时候都坚持依法从严全面监管理念,绝不手软。种种迹象表明,在当前股市陷入低迷的状况下,对市场的监管不仅没有丝毫放松,反而在进一步加码收紧。

国内股市经历了一月熔断危机之后,一直处于行情修复期,期间发动的两次系统反弹行情,都受阻于上证综指3000点附近,比大多数人年初预期的3500点甚至更高的点位,尚存一定的距离。8月以来,金融地产火力全开,指数也无法摆脱3000点的纠缠,近19个交易日,无量低振幅整理,始终无法聚集起上攻的力量。

面对这种情况,一种观点逐步形成并开始蔓延。有人认为,监管层过度监管导致了行情的疲态,这样下去,越管越死,不排除指数再度下破2638点,并据此呼吁放松管制。

长期以来,国内股市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政策市、资金市、题材市,就是难有依靠价值理性推动的价值市。由此而生的所谓牛市,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最后大多演变成一场灾难,逃脱不了韭菜一茬茬被割的命运。远的不说,去年杠杆资金推动的疯牛,狂欢的盛宴之后落下只是一地鸡毛。

在一个功能长期扭曲、监管缺位的市场,牛短熊长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今年以来,监管层甘愿冒股市下跌的风险整肃市场秩序。刘士余新任证监会主席伊始,3月5日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就将监管当成首要任务,并且明确: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他认为,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的措施顺利实施。在他履新半年,监管层铁腕治市,打击操纵、严格重组,从源头上清理虚假上市,对涉嫌欺诈上市的欣泰电气采取直接退市,重拳出击,拳拳打到七寸上。

仅就局部热点行情的演绎,的确,不断升级的监管抑制了投机炒作,不少题材股行情的火苗都是被一道道禁令,一次次询问甚至停牌检查所掐灭。一些短炒资金过去常用的拉抬手法不再灵验,跟风炒作获利的难度极大提升。投机风气减弱使盘面的活跃度明显下降,近期两市成交在4000亿左右徘徊,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指数日波动幅度也大幅降低。9月8日,上证综指日振幅0.42%,在周四这样一个过往周间波动最大的日子,指数全天波动只10多个点,极为少见。如果仅仅看事情的表面,或许我们很容易认为,是不断严格的监管打压了股市。

事实上,6月份以来,证券市场进入最严监管阶段。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齐齐出手降杠杆,证券公司遭遇大范围降级,证监会先后发布众多新规,收紧借壳上市、打击内幕交易和信披违规等,两大交易所加强盘中监管,遏制市场炒作热点题材、收紧问询函紧箍咒,加大上市公司监管问询的频度,招招紧逼,可谓前所未有。但是恰恰就是这一阶段,上证综指从2800点的五月平台起步,走出了逐阶抬升的反弹行情,目前处于3000点以上的区域,三个月涨升幅度5.6%,创出了一月熔断以来指数反弹新高。当然,我们也看到,在近年一直引领行情的创业板指表现相对滞后,同期涨幅仅为2%。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加强监管与行情演绎之间的关系,强监管让资金从向低估值蓝筹集中,真正受到影响的是一些高估值的股票。

相对三月的表态,此次讲话,刘士余对监管的目的和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说法。关于监管的出发点,他强调,始终坚持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放在突出性地位,尤其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这是中国证监会的使命。在监管的方向上,他提出,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决纠正脱实向虚自娱自乐。

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与脱虚向实在关联在一起,点出了当前监管的重点就是杜绝一切虚假的行为。上市公司不能玩虚的,将心放在公司的经营上,信息披露须求真务实,玩题材、讲故事的虚假行为必将付出代价;主力机构利用信息获取上的优势,加上资金及其其它资源的有利地位,在股票交易过程中,通过对股价的操纵获取利益也要收敛。股票价格反映股票价值,股价波动与上市公司的经营正相关,只有在这样一种主流的价值判断中,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进行资产配置,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强监管就是在强化价值投资这一正在兴起的主线。

同时,我们注意到,刘士余的讲话提出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方向进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沪深股市整个估值水平整体上仍然有一个回归的过程,沪港通、深港通以及沪伦通,国内股市与成熟市场的对接,资金的互动,加上新股频密发行,未来都会加快这一进程。估值偏低价值蓝筹和高估值合理的高成长股,可能有一个价值发现估值抬升的过程,而大多数市盈率偏高的股票则面临价格的回落。

君子不立围墙之下,那些主营长期不好,一天到晚都在变法儿玩花活,股价常常被玩人炒得上窜下跳的股票,得小心了。市盈率高的股票也要注意,一年的利润买不起一套房,市值却还在几十上百亿,泡沫迟早得破。各种利空云集,当涨不涨,必有一跌,投资者对此要有提防,这个时代,挣点钱也不易。当然,这种调整或许会带来阵痛,但不会出现非理性下跌的风险,坚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基本底线,刘士余的讲话为市场随时可能出现的调整在兜底。

编辑 高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