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实施共享协调发展的起点,是党和政府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举措。龙华新区成立四年多以来,党工委、管委会以办高位公平的现代化教育为目标,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稳步实施开放办学,全面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辖区学生都能充分享受到公平的就读机会和教育资源,呈现出质量稳步攀升,内涵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龙华新区党工委书记余新国(前排左二)暑假率队调研新校建设,督促施工质量与进度
数字是“高位公平”最有力的佐证:四年多来,新区教育财政累积投入96亿元,拨款年均增幅达到16.5 %;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19所,开办幼儿园79所,增加公办学位3.62万个,幼儿学位3.5万个;除新建校外,100%的公办学校为省一级或优质化学校,97%的民办学校为市一级或规范化学校,90%以上中小学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2016年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大幅超过市平均14.7分,高考成绩屡创历史新高,本科上线率达到57%,国际班学生全部被美国排名前100名大学录取。
学位增长全市领先 确保入学机会“起点”公平
自龙华新区成立以来,相继出台教育事业(2013-2020)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面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1+5”文件,吹响了教育快速发展的进军号角。“发展规划优先、财政投入优先、土地供应优先、项目审批优先”,抓好项目补欠账,学校建设被誉为“龙华加速度”。书香小学、玉龙学校、同胜学校、民顺小学、深圳高级中学北校区、龙华实验学校等9所公办学校拔地而起,现代优美的校园环境风采照人;民治中学、行知小学、观澜二中、新田小学、清湖小学、高峰学校、龙华中心小学等10所老校改扩建高质量完成,加快了“学校即家•以美育人”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提升。
今年三所新校开学,新增公办学位9000个
四年来,龙华新区总计新建、改扩建学校19所,增加公办中小学学位3.62万个,开办幼儿园79所,新增幼儿学位3.5万个,增幅全市领先。学位的供给,有效缓解了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上学难”、“入园难”问题,为芸芸学子提供了公平的入学机会。
据了解,未来五年,龙华新区还将科学规划,一体统筹,逐步新建公办学校27所,普惠性幼儿园75所,再增优质公办学位4.25万个(含高中),优质幼儿学位2.25万个。
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确保就读条件“硬性”公平
“多方监督、过程公开、组织严密”是新区大学区招生的新活注脚
新区首所公办学校书香小学现已百草丰茂,风光旖旎
走进新区校园,你会发现,90%以上的学校都显得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不少学校还成了当地的景观性标志。所有学校都实现了宽带光纤“校校通”、“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现代化教育教学实施的“标配”一应俱全。各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全区同类统一,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大体相当,实现了义务教育经费的均衡配置。
去年教师节,龙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再次郑重颁布“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八大利好措施”,表明新一届政府领导班子对教育优质均衡,卓越发展的高度重视。
在师资配备方面,均统一在全国各大“师范名校”、“市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招考选聘而来。全区现有特级教师、国家级等各级名师194人,市“名校长”2人,“十佳校长”4人,区级“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4人,名校长6人,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0人,“学科带头人”20人,“中青年骨干教师”48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5%,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高度现代的资源配置和高学历教师的均衡分配,满足了全区不同地域学生的学知需求。
内涵发展各美其美 确保优质教育“软件”公平
奥地利维也纳宫廷乐团团长、维也纳音乐大学教授维尔纳•哈克尔指导龙华中学爱乐管乐团的孩子们排练
龙华新区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创新发展思路的引领下,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以“普及广泛、发展迅猛、优质均衡”为显著特征的“课程改革+特色办学”百花齐放,可谓精彩纷呈又各显芳菲。
龙华新区开展特色教育,包括高尔夫、版画、跆拳道等
教师合唱团多次摘得中国国际合唱节和全国教师合唱节最高奖,陈燕飞、王振鑫荣国全国学科教学大赛一等奖,“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竞赛囊括深圳市9个学科第一名,“梦想课程”、“学本课堂”、“分层教学”及“中加班”、“国际理解教育”等特色课程改革常态化、多元化、优质化发展。管乐、民乐、舞蹈、版画、书法、跳绳、篮球、啦啦操、跆拳道、机器人等学科特色也纷纷亮剑,在全国、世界的赛场上摘金夺银。新华中学冯辉同学成为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五连冠”第一人,书香小学的啦啦操荣获国际金奖第一名,上芬小学的足球机器人现代时尚,民治小学的国学古韵幽浓,观澜中学的东方民乐似茉莉飘香,龙华中学的西洋管乐恰美酒芬芳——众多学校表现出得“一校一品”,甚至“一校多品”现象可谓不胜枚举。仅2016年上半年,新区教育系统共获市级以上奖励2468人次,其中国家级996人次,省市级1472人次。
新建学校又将如何成为优质学校呢?新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铿锵回答“凡是新建学校,我们均按‘省一级’高质量标配,将严格把关师资队伍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坚决不会让一所新校掉队。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
开放办学成效初现 确保优质均衡“动态”公平
随着深圳市高级中学、深圳市外国语学校、观澜湖国际学校、邦德教育集团厚德书院等优质教育资源纷纷进驻龙华,新区教育“开放办学”之“合办新校”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优质资源的引进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同时带来了“学位该如何合理分配”的新问题——这是新区教育实施优质均衡发展,践行“教育公平”理念的新挑战!
今年三月,龙华新区首次在择校冲动强烈的民治片区推行大学区招生试点,实行“单校划片”与“多校联动”的学位调剂机制,并在大学区内,对录取积分线上积分相同的267位家长举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现场抽签活动。“公开抽签方式充分彰显了龙华教育实施优质均衡办学的自信,我相信不管中签与否,孩子们都将被善待成才”参与抽签的普遍家长均有类似表述。
在引进优质资源合作办学的同时,龙华教育不忘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空间,通过与英美、港澳等教育发达地区开展教育合作交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试点”、“推进民办教育国际化进程”等坚实步伐,积极争创深圳市国际化教育试验区。截止目前,有5800多师生参与境外互访,228名管理干部参与“中加合作项目”研修学习,10所学校与境外名校结为姊妹学校。预计到2020年,与境外学校缔结姊妹学校的中小学校比例达50%以上。
编辑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