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助力欠发达地区眼病防治,深圳市医师协会发起防盲义诊计划,聚焦贵州六盘水市因贫致盲、因盲返贫的重点人群。近日,在深圳市医师协会会长钟山的带队下,由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会长、深圳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国明组织协调,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组长、深圳眼科医院白内障科首席专家冯其高主任领衔的医护专家团队,携专业手术器械抵达六盘水,开展为期三天的“光明行动”。
深圳市医师协会钟山会长带领医疗团队抵达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我们通过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筛查发现,当地有16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因经济困难、医疗资源有限,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张国明副院长介绍,此次义诊不仅是“送医上门”,更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精准锁定了最需要帮助的群体。
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会长、深圳市眼科医院副院长张国明向患者了解家庭情况
技术护航:16例复明手术的专业坚守
义诊首日,作为此次手术主刀专家,冯其高主任带领团队迅速进入状态——术前检查、风险评估、手术方案制定……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山区贫困患者的晶体混浊程度往往更重,手术难度更高。”冯主任一边为患者检查,一边向在场的六盘水医护人员讲解:“但只要技术到位,大部分患者都有复明的希望。”
深圳市眼科医院冯其高主任为患者术前检查并指导当地医生
从上午九点第一台手术开始,到下午最后一台手术结束,专家团队连续作战,成功为16名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我看见了!”手术刚一结束,还未从手术台上起身的患者便发出了惊喜的感叹。冯主任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他们重获光明的笑脸,所有辛苦都值了。”
深圳市医师协会眼科分会会员、深圳市眼科医院眼底病科的吴桢泉博士和深圳市眼科医院麻醉手术科郑晓晓护士,也全程参与了手术工作。
谈及此行最大的触动,郑晓晓护士坦言到道:“走进山区才能真切了解到当地老百姓的困难之处,我们要用真情回应老百姓最朴素的‘想看清’的需求。”
吴桢泉博士说:“这次经历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防盲治盲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民生课题。作为医生,我们不仅要‘看好病’,更要‘看长远’——把规范的诊疗流程、科学的防盲理念留在基层,更好地造福当地百姓。”
深圳市眼科医院医疗团队顺利完成16台白内障手术
爱不独行:多方协作为光明“续航”
手术台上的“光明之战”背后,是多方力量的暖心托举。这场跨越1300公里的“光明接力”,也始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谷浩的一份牵挂:“贵州山区里还有一些患者,由于条件所限,一直没有接受手术治疗。他们都很渴望光明。”
在谷主任的介绍与协调下,深圳市医师协会了解到六盘水市具备开展防盲义诊活动的需求和条件,组织了此次活动,并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六盘水市人民医院的通力协作下顺利成行。
深圳市眼科医院团队、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团队及六盘水人民医院团队为患者举行揭纱仪式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爱心企业深圳市派格通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支持,并向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捐赠3万元医疗善款,专项用于贫困眼疾患者的手术费用补贴及后续随访。“我们做物流的,知道这里的医疗资源有多紧缺。”企业负责人颜总表示,“能为老乡们的‘光明’出份力,是企业的责任。”
爱心企业深圳市派格通运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向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捐赠医疗善款
医疗桥梁:光明与善意的温暖抵达
“深圳市医师协会的作用,正是架起一座‘医疗连心桥’。”活动总结会上,深圳医师协会钟山会长表示,“这座桥将深圳医师群体与贵州需要医疗支持的基层人群联结起来。此次防盲义诊活动,正是协会发挥多重桥梁作用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一次单纯的义诊,更以专业医疗技术为纽带,推动深圳医护力量主动走出去,用仁心仁术切实为当地百姓带来健康希望。”
钟山会长在活动总结会上发言
这场跨越山海的“光明行动”,或许只是中国千万次医疗帮扶的缩影。但对16个家庭而言,它是黑暗中的一盏灯,点亮了生活的希望。未来,这样的光明故事,还将随着医疗帮扶的持续推进,在更多需要的地方不断续写。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