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见 | “空巢青年”的胃自己和社会来保卫
王森
2019-05-20 07:45

独居于城市打拼的青年,如今获得了“空巢青年”的名号——听上去颇让人心酸。而近期的研究发现,他们的饮食习惯与前辈们有了显著差异。最明显的不同是,“空巢青年”越来越少在家做饭,吃便利店、吃快餐店,用便当快速喂饱自己,成了这些年轻上班族的日常生活。

观察这些年轻人的饮食习惯,不失为触摸社会微妙脉动的好方法。老话讲:“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故事绝非小事。“空巢青年”饮食习惯的变迁,让人欢喜也让人忧愁。

喜的是,青年上班族选择外食以节约时间与金钱,体现了我们的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术业有专攻”的上班族选择保留时间与精力投入专业化工作中,同时外食也创造了不少专业从事标准化餐饮及配送服务的工作岗位,这都有助于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忧的是,外食过多可能让“空巢青年”的情感之“胃”萎缩,使他们疏离在家做饭背后的文化意味——那份被称为“烟火气”的生活情趣。

喜忧孰多,关键在于,吃快餐是否成为了“空巢青年”无奈的唯一选择?这些社会中坚力量吃得饱不饱、好不好,是个关系到生产力的大事,也是个重要的民生议题。保卫“空巢青年”的胃,要让他们即使在工作繁忙时,也能吃到干净、营养的快餐,社会也应给他们足够的闲暇时刻,留下从容不迫享用一顿家庭美食的空间。

保证食安当然是条底线,餐食健康营养更是现代城市居民的追求。随着食品工程科学的发展,便利餐食甚至比传统餐饮更讲究营养均衡搭配。现代化的社会分工格局,应该给全社会带来更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沙县小吃”装修成了“宜家风”网红店,传统的“宽油”做法也逐渐“小清新”起来。保卫“空巢青年”的胃的第一步,是让他们能在丰富的便利餐饮市场上有更多选择空间。

而对于“空巢青年”来说,能拥有对快餐说“不”的能力,更为可贵。分工精细化固然能帮助我们创造物质财富,但我们也要尊重个体享受私人时光的权利。回归厨房自己做点喜欢吃的,无疑是安慰孤独心灵的一剂良药。研究发现,近几年,美国和欧洲消费者在家做饭的频率都提高了,其中高学历男性下厨房的比例上升得最为显著。为了事业独自奋斗的“空巢青年”,个人生活的空间与时间也当受到保障与尊重。家不该只是宿舍,聚会也能和加班一样多,交朋友、谈恋爱,关心粮食和蔬菜,“空巢青年”也要有一所房子,回家做饭,春暖花开。

保卫“空巢青年”的胃,就是给年轻城市居民摘掉“空巢”的帽子。人们谈到男女交友经验时,常俏皮地说:要留住人,先留住胃,城市和公司想留住人才,何不借鉴一下呢?

编辑 陈冬云

(作者:王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