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孩子都应该有一粒种子

史军
2021-05-29 08:24
摘要

什么是科学

《少年轻科普》2021新书 史军 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好脏的科学:世界有点重口味》 《病毒和人类:共生的世界》 《灭绝动物:不想和你说再见》 《细菌王国:看不见的神奇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看似很简单,却很难回答的问题,比如说,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在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科学就是科学家。

那个时候,“长大要成为科学家”是让我自豪和骄傲的理想。每当说出这个理想的时候,大人的赞赏言语和小伙伴的崇拜目光就会一股脑地冲过来,这种感觉,让人心里有小小的得意。

在懵懂学童的脑海中,科学家就代表了科学。

什么是科学?在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科学就是动手实验。

那个时候,我读到了一本叫《神秘岛》的书。书中的工程师似乎有着无限的智慧,他们凭借自己的科学知识,不仅种出了粮食,织出了衣服,造出了炸药,开凿了运河,甚至还建成了电报通信系统。凭借科学知识,他们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手中。

在朝气蓬勃的少年心目中,科学就是改变世界的实验。

什么是科学?在我是一个研究生的时候,科学就是炫酷的观点和理论。

那时的我,上过云贵高原,下过广西天坑,追寻骗子兰花的足迹,探索花朵上诱骗昆虫的精妙机关。那时的我,沉浸在达尔文、孟德尔、摩尔根留下的遗传和演化理论当中,惊叹于那些天才想法对人类认知产生的巨大影响,连吃饭的时候都在和同学讨论生物演化理论,总是憧憬着有一天能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自己的科学观点。

在激情青年的视野中,科学就是推动世界变革的观点和理论。

直到有一天,我离开了实验室,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科普之旅,我才发现科学不仅仅是科学家才能做的事情。科学不仅仅是实验,验证重力规则的时候,伽利略并没有真的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扔铁球和木球;科学也不仅仅是观点和理论,如果它们仅仅是沉睡在书本上的知识条目,对世界就毫无价值。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厨房到果园,从煮粥洗菜到刷牙洗脸,从眼前的花草大树到天上的日月星辰,从随处可见的蚂蚁蜜蜂到博物馆里的恐龙化石……处处少不了它。

其实,科学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科学就是我们打量宇宙的眼睛,科学就是我们测量幸福的尺子。

什么是科学?在这套“少年轻科普”丛书里,每一位小朋友和大朋友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长着羽毛的恐龙、叶子呈现宝石般蓝色的特别植物、僵尸星星和流浪星星、能从空气中凝聚水的沙漠甲虫、爱吃妈妈便便的小黄金鼠……都是科学表演的主角。“少年轻科普”丛书就像一袋神奇的怪味豆,只要细细品味,你就能品咂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在今天的我看来,科学其实是一粒种子。

它一直都在我们的心里,需要用好奇心和思考的雨露将它滋养,才能生根发芽。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它已经长大,成了可以依托的参天大树。树上绽放的理性之花和结出的智慧果实,就是科学给我们最大的褒奖。

编写这套丛书时,我和这套书的每一位作者,都仿佛沿着时间线回溯,看到了年少时好奇的自己,看到了早早播种在我们心里的那一粒科学的小种子。我想通过“少年轻科普”丛书告诉孩子们——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家究竟在做什么。当然,更希望能在你们心中,也埋下一粒科学的小种子。

(原题《每位孩子都应该有一粒种子》)

编辑 陈冬云审读 韩绍俊审核 李林夕
(作者:史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