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冷不防”来了个4天假期,当一些人为深圳湾公园客满不得其门而入而挠头的时候,另外一些人走出深圳,走出国门,去寻找他们的 “诗与远方”。到过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近20年旅行社总经理从业经历的高锐涵先生说:“旅行到了一定阶段,不仅有必要注重行走的宽度,也不妨拓展一下视野的深度。真正的深度之旅,不只是为了寻找全新的景色,也为了拥有全新的眼光。”
官方统计显示,2018年,全市通过旅行社参团出境(含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旅行的深圳人超过441万人次。同时,这个数字之外的自由行出国游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其踏足的地域也越来越广越来越远,而他们走的通常是非常规线路。
深圳游客的触角究竟有多远,非常规线路旅行究竟有多美,今天,读特记者走访了资深业者和驴友高锐涵先生,请他和我们一起探访旅行的“诗与远方”……
读特记者: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线路是非常规线路?你去过的哪些线路属于非常规线路?
高锐涵:我个人认为,“非常规”线路的概念,就是那些普通的、常规的旅行团很少去的地方,即非大众化。在我去过的地方里,这种“非常规”路线是非常多的。例如:法国的布列塔尼半岛和诺曼底、科西嘉岛;意大利的白云石山脉和阿玛尔菲海岸;马耳他诸岛;巴尔干半岛和克罗地亚的赫瓦尔岛;挪威南部的吕瑟峡湾和北部特隆赫姆的“山妖之路”;英国康沃尔半岛的“伊甸园”和北爱尔兰的“巨人之坝”;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和“大津巴布韦遗址”;纳米比亚的“红泥人”部落和纳米布沙漠;澳洲中部的“红色中心”与塔斯马尼亚岛的酒杯湾和摇篮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安妮故乡;阿根廷和智利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和火地岛国家公园;秘鲁的印加古道和马丘比丘等等,不胜枚举。
在厄瓜多尔赤道纪念碑
澳洲“红色中心”的爱丽斯岩
读特记者:就你所知,深圳人去过最远和最偏(即兜兜转转才能到达)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高锐涵:就地理距离而言,南极当然算最远和最偏了,但我没去过。就我司接待的客人而言,非洲西海岸的骷髅海岸、巴西亚马逊流域的玛瑙斯和贝伦、加勒比海岛国牙买加、海地、波多黎各和法属圣马丁岛,以及智利南部蓬塔阿雷纳斯和复活节岛,都曾留下过深圳人的印迹。
智利菲茨罗伊国家公园
读特记者:到过很远很偏的地方,看到了哪些不一样的风景,经历了哪些不一样的体验?
高锐涵:体验是挺特别的。例如,到了南美洲最南端德雷克海峡的灯塔,再往下就进入南极了,那是一种极端的孤零零的感觉;在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近距离接触宏伟的莫莱诺冰川,那种时常发生的崩裂会让人瞬间体会自然的力量;在古巴哈瓦那的“5分钱酒馆”,喝一杯当年海明威喜欢的朗姆酒“Papa Double”,就会联想起海明威在古巴居住期间的《老人与海》情节中的生活点滴;而在北非撒哈拉沙漠里骑行骆驼的体验,三毛的故事仿佛就在自己身边慢慢延展开来……
在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
读特记者:去远去偏的地方,除了时间长一些,花费多一些,是否旅途的危险也大一些?
高锐涵:是的。旅行,安全第一。旅行如同人生,需要认真准备细节。选择旅行时,包括目的地国家、城市和线路选择,出发时间、同行伙伴、航空公司的选择,常用物品、抵达后的安全防患等等,都会对整个旅行的顺利完成产生影响。
读特记者:就你所知,去这么远这么偏的地方的人,一般是什么样的职业背景和年龄阶段,最贵的一次个人开销得多少钱?
高锐涵:选择旅行目的地,除了要根据自己的费用预算,还得看自己积累的旅行经验。通常大家的足迹都是由近及远。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需要自己的职业背景和年龄的增长而慢慢体悟到的了。
一般来说,昂贵的旅行开销,重头是花在了机票和住宿上。一些需要辗转换乘几趟飞机才能抵达的地方,如南美国家,开销一定是少不了的,就算全程经济舱,少说也得五六万元以上。
读特记者:专门挑远的偏的地方玩,深圳这个群体大吗?
高锐涵:选择有特色的旅行目的地,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远的偏的目地都是高品位的,高品位目地的旅行通常是寻找伟大文明的历史渊源。对我来说,什么是此生不可错过的人间天堂?它们应该是这样一些地方:别具一格!
读特记者:作为一名资深业者和驴友,你觉得旅行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去远去偏的地方,甚至今后去高的地方,是旅行的终极目的吗?值得提倡吗?
高锐涵:旅行能带给你无穷的记忆,甚至更多。所有这些经历都将珍藏于你的记忆中,陪你慢慢变老。每当回忆起这一切,一些更细节的、更私人的、不可复制的东西便会浮现出来。沉湎于这样的景物、气味、情感和经历中,你将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在这一生中历验世间的种种美丽。对于有的人来说,仅仅躺在阳光明媚的沙滩上晒晒太阳、吹吹海风,已经远远不够。我们渴望凝视亘古的群山、极致的风景,甚至与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四目相对。只有追求有一定探索精神的旅行,才会使你的旅行变得更有意义。
很多人把旅行的目的,理解为“在路上”的感觉,这未免片面。我认为,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在路上”,更在旅行目的地的发现上。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