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面
1、多家分析机构预测,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失,8、9月份M2同比增速将有所回升。其中,8月M2增速有望从7月的10.2%回升至11%。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多家分析机构对8月的新增信贷规模的预测均值为7400亿元。
2、随着奶价跌跌不休,奶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事实上,三聚氰胺事件后,告别十年黄金发展期的国内奶业开始陷入暴涨暴跌的周期怪圈。与国际奶业的快速接轨,也使国内奶业受国际奶业周期波动的影响加大。如何摆脱强周期带来的不稳定性,成为奶业面临的新课题。
3、全国股转公司在广泛征求并吸收市场和监管机构意见的基础上,于9月5日发布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开转让说明书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证券公司(试行)》等1-6号指引文件。
4、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国税总局出台重磅文件规范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限售股解禁转让征税问题。8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首次明确了单位转让其持有的限售股该如何认定买入价。
5、基金公司资管产品再上紧箍咒。监管部门近期表示将严厉打击资管产品刚性兑付等行为,此前证监会也已就《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6、我国逐步对产能过剩项目源头开始收紧。据报道,国土资源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做好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严格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用地预审与审查,对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办理。
7、RQFII资金准入放宽,A股有望纳入更多海外资金。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5日联合发布《关于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称,将对RQFII境内证券投资额度、资金账户、资金收付等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查。整体来看比较市场化,没有过多的限制规定。这也为RQFII大规模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打下了一个便利的环境基础。
二、中观面
1、近年来,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增加了实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压力,不少实体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记者统计发现,截至9月3日,有7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化工、农林牧渔等行业。
2、20种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减税力度空前,国内企业现“冰火两重天”。近期,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表修正案》。据此,我国将于近期开始对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口的201项信息技术产品逐步降低并最终取消关税。
三、微观面
1、中国一重拟推“债转股”式定增。中国一重9月5日晚公告,拟以4.85元/股向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31978.2927万股,拟募集资金总额155094.72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补足公司因偿还一重集团委托贷款和往来款155094.72万元所形成的资金缺口。
2、日前,中小板公司辉煌科技的定增申请遇到了证监会的如下追问:“请公司谨慎说明通过股权融资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及是否违背公司承诺。”
3、虽然东方网络的重组预案要等待2个月方能出台,但对于许晴、蒋勤勤、陈建斌、王学兵等一众明星来说,通过停牌期间对重组方突击入股,已提前入席资本盛宴。而此番重组背后,一家名为深圳新视界的基金亦浮出水面。
4、海航创新罢免董事终审落定,李勤夫彻底出局。
编辑 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