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

2016-09-05 19:10
摘要

总是有这样一种人存在于你的生活中,他告诉你世界上有一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你孝顺、比你赚得多、比你成功……别人家的孩子在他眼里是完美的,而你,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肯定。

很小的时候,家长都会说,你看隔壁那谁谁的孩子。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心里估计都很难过,难过之余也顺便痛恨一下别人家的孩子。

长大以后呢,毕业了会说起别人家的孩子月薪过万,而自己呢已然每天匆匆忙忙却拿着微醺的底薪维持温饱。再或者,别人家老王的儿子都结婚了,孩子都有了,你呢还是无所事事。

20141120163552_9

总是有这样一种人存在于你的生活中,他告诉你世界上有一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你孝顺、比你赚得多、比你成功……别人家的孩子在他眼里是完美的,而你,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肯定。

一个朋友告诉笔者,他们家的老人正是如此。有天,四个大人一起去接孩子,当孩子拿出一张自己在学校画的画兴冲冲地送给她时,奶奶却在一旁说,画得不好看,像猴子。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练琴的时候,她本来很开心孩子能弹出一小段旋律,可爷爷却说,楼下的小娟才学了一个月就能弹一首曲子了;孩子能用英语讲句子了,但奶奶却嫌弃她不如小伟古诗背得多。

就是这样,相同领域可以比,不同领域也拿来比。他有他的逻辑,付出的过程不重要,他就是要你不满足于现状,要你不断地进步,成为宇宙最强者。但当我们面对这种冲突,尤其老人、孩子都是我们爱的人时,应该如何处理呢?

t019b22f0c1392815b2

孩子是需要鼓励的。他的每一个细小变化、每一点轻微进步都应予以及时肯定,因为这里面包含的是小小的他的坚持和努力。一味地打击,只能让孩子自尊心受损,让他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可是对于自己的公婆,我们又无法针锋相对地理论,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也是爱孩子的,也希望孩子越来越好,只是这个爱的方式我们不能同意。

关于宿敌别人家的孩子,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比别人不如比自己

广州市越秀区某中学心理咨询室的黄老师表示,很多父母爱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个奋斗和努力的目标,但事实上,这样做不仅难以起到一种激励的作用,还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甚至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导致孩子对父母冷漠化。

父母应该让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别人比”,例如拿孩子这次成绩和上次成绩进行比较,拿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来比较。此外,如果确实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的孩子学习的话,那么最好先对自己的孩子表现好的方面给予表扬和肯定,然后再客观分析别的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方面,之后才在此基础建议孩子如何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孩子的心理会更容易接受。

尊重差异,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

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众多原因,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孩子即时的、外显的行为没有优劣之分。最好的教育是,每个孩子在学校中无论开朗还是内向,无论动手能力强还是语言能力强,都有机会进行选择,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式来活动。

但是,现在的中小学也许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差异和个性,因此家长请不要给孩子施压,当自己最亲近的人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的时候,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永久的伤害。

聪明的家长表扬孩子时,从不与其他孩子作比较,而是和孩子的过去比。对于幼儿来说,他的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成人的评价获得的。而对于年长的孩子来说,家长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你充满感激。

来源 信德文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