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
朱永新
2019-04-16 09:57

深圳因热爱读书成为一座更受人尊重的城市。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国和 摄

一年一度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即将来临。

1995年正式批准设立“世界图书日”之后,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了一个新项目:世界图书之都。作为“世界图书日”的承继,它被公认为是当下全球图书与阅读领域中最成功的项目。

“世界图书之都”是一种荣誉,由相关组织每年推选一座城市,以表彰它在图书出版和公众阅读方面作出的贡献。被确定为“世界图书之都”的城市,以一年为单位,围绕阅读、出版、创作、版权等主题,面向全社会、面向广大民众,举办各种由作家、出版人、图书销售商和政府相关部门、民间相关组织共同参与的活动。到目前为止,已有17座城市成为“世界图书之都”,其中包括亚洲的4座城市:2003年,印度新德里;2009年,黎巴嫩贝鲁特;2013年,泰国曼谷;2015年,韩国仁川。

1

我们离“世界图书之都”究竟有多远

2014年,青岛市与深圳市曾申请“世界图书之都”,两城均为我国全民阅读水平较高的城市。特别是深圳市,连续26年人均购书量排全国第一,市民人均日阅读时间超一小时,每万人即拥有一座图书馆,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但最终还是落选了。

有国内媒体在相关的报道中发出追问:我们离“世界图书之都”究竟有多远?报道认为,我们将“世界图书日”误会成了“世界读书日”,只强调“阅读”,未涉及“出版”与“创作”;其次,“基本忽略了版权概念”。

的确,我们把“世界图书与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错误地翻译为“世界读书日”。这个错误会导致许多相关问题。包括深圳在内的城市在申请“世界图书之都”时,因为比较重视阅读,相对忽视了出版、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而落选。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所以,1995年11月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是西班牙政府提出的申请,所以这个纪念日同时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

2

深圳完全具备申请“世界图书之都”的条件

笔者十分赞同深圳重新申请“世界图书之都”。这些年来,深圳在阅读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这个年轻的移民城市,这个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文化荒漠的城市,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洗礼,经过多年自觉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阅读之都,成为了全民阅读的重镇。

2000年开始,深圳市把每年11月定为深圳读书月。深圳读书月秉承营造书香社会、实现市民文化权利的宗旨,每年举办近千场读书文化活动。创出了深圳读书论坛、经典诗文朗诵会、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领导荐书、诗歌人间、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书香家庭、赠书献爱心、绘本剧大赛、青工阳光阅读、手机阅读季、海洋文化论坛、温馨阅读夜等许多知名品牌活动。深圳读书月吸引了来自全国数百家出版机构和数万慕名而来的读书人,年度参与人次由首届的170多万上升至现在的一千多万,读书月已经成为深圳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光荣称号,以表彰深圳坚持不懈推动国际化建设和全球文化交流合作,尤其在推广书籍和阅读方面为全球树立了典范。

2003年开始,深圳实施“图书馆之城”建设计划。经过1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图书馆系统,拥有大小图书馆621家,其中,226家主要图书馆实现“统一服务”,实现了全市文献资源的共享和大流通。深圳的自助图书馆规模也已达到220家,全市图书馆(服务点)近千家。

2014年开始,深圳开始实施“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发展战略,目前已经拥有大型书城4个,书吧7个,一批书城和书吧正在建设之中。

目前,深圳拥有全世界单店面积最大的书城——占地8.7公顷、经营面积4.2万平方米的深圳中心书城,拥有面向成人的人文社科、语言文字、经济管理、生活、科技、艺术等各类专业书店,和针对儿童的少儿书店,以及各种特色书店。还有“永不落幕的24小时约会地”——中心书城24小时书吧以及“深圳晚八点”的精彩纷呈的文化主题活动。

深圳的民间阅读推广机构和推广人也渐成规模。深圳市新闻出版局先后举办了多期阅读推广人培训班,已经有140余人获得了“阅读推广人”资格,各种阅读推广机构活跃在深圳的各个角落。

有媒体记者曾经写道:“对于如今的深圳人来说,天天都是阅读日。从已经坚守了19年的深圳读书月,到每天异彩纷呈的读书活动,读书已经成为深圳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深圳也因热爱读书成为一座更受人尊重的城市。”笔者认为,这样的赞誉一点也不为过。深圳完全具备申请“世界图书之都”的条件。

3

对深圳继续申请“世界图书之都”的建议

在深圳继续申请的具体建议方面,笔者认为除了要把之前推动阅读的诸多工作进一步深化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启动深圳的“城市写作计划”。世界上很多城市,都有这样非常有意义的写作计划,邀请国外的作家到自己的城市住一段时间,可以把自己未完成的书稿带来,把在这个新城市的体验融入书中;也可以对这个城市进行新的探寻,写出自己想写的故事。笔者最近正在看冯骥才先生的《漩涡》一书,其中就谈到奥地利政府邀请他去写维也纳的故事。上海从2008年开始就启动了一个叫做“上海写作计划”的项目,至今已有超过90位外国作家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留下了各自的丰富、独特的体验,并将为期两个月的停留时间无限延展到自己的书写记忆中”。对于深圳这样一座充满活力与创造精神的城市,有着太多的美丽故事,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作家来体验、写作,对于深圳申请“世界图书之都”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当作家们用自己的母语写出他们眼中的深圳,当深圳的故事为世界更多的人们所熟悉,当深圳的主题图书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书店时,阅读,写作,出版,自然就融为一体了。

第二,做好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深圳是我国知识产权创造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2018年,深圳市专利申请量22.86万件,授权量14.02万件,同比增长29.1%和48.8%;发明专利申请量6.99万件,授权量2.13万件,同比增长16.1%和12.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万件,占广东省申请总量的71.5%,连续15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为了做好版权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深圳市先后成立了版权局、版权协会,加强了对影视动漫、音乐、软件、文学、创意设计、数字内容等产业的研究与保护。今年年初,深圳市内容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将加快深圳内容产业链知识产权服务资源的战略整合,提升内容产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水平。

2018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草案)》首次提交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这是深圳运用特区立法权,对知识产权进行最严格保护的重大措施。深圳的这些做法,应该纳入申报“世界图书之都”的内容之中,用事实和数据讲述深圳的版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同时继续深化细化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继续打造深圳出版与传媒的品牌。深圳作为一个新型城市,出版和传媒的资源与北京、上海以及世界的许多大都市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当然,近几年来,深圳的出版与传媒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深圳出版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和文化产品流通为核心业务,多元化经营涉及教育培训、数码科技、物业管理、书业软件、文化艺术用品及广告等行业,在业内外获得了广泛认可。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做强做大,与国内外的出版传媒深度合作,引进更多的品牌出版与传媒机构,出版更多的精品力作,把深圳建设成为出版传媒的强市,是深圳申请“世界图书之都”需要下功夫之处。

“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这是深圳人的文化追求,也是深圳给自己城市的精神定位。只要深圳人努力向着这个目标前行,就会有“世界图书之都”之实,而“世界图书之都”的称号,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并不是评比本身,而是通过这样的申报与竞争,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阅读和版权,重视我们的精神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与图书有关奖项的积极参评,本身已经是一次对自我的精神洗礼,这是参评“世界图书之都”的最大意义。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编辑 高原

(作者:朱永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