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海南中金鹰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国社科院地区安全研究中心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海外公共安全与合作蓝皮书:海外公共安全与合作评估报告(2019)》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上发布的海外公共安全与合作蓝皮书指出,传统型安全风险和多种未知型安全风险交替出现,使中国公民在海外遭受风险的概率增加。
中国公民自身违法违规事件导致的安全风险加大
该蓝皮书指出,中国公民在海外违法违规现象逐渐增多,成为仅次于社会治安事件和交通安全事故的第三大安全事件。与前两者不同的是,违法违规事件具有自发性、主动性和破坏性的特点。
数据显示,在涉及中国公民的海外安全事件中,因自身违法违规行为引起的安全事件占总数的13%。除不尊重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外,一些中国公民还同时违背国内和国际法。
蓝皮书举例说,如2017年5月,14名中国公民在刚果(金)因涉嫌非法砍伐并出口红木被拘捕。除此之外,中国公民因购买象牙、犀牛角等珍稀野生动物制品和贩毒等被抓事件屡出不止。少数中国公民虽然没有违反事发地法律法规,却违反了国内法。2018年1月以来,缅甸发生多起中国公民参与赌博、因赌资纠纷被扣押事件。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随即发布警惕中国公民卷入赌博骗局的安全提示。
此外,因非法务工、逾期滞留、贩毒偷渡等被拘捕或驱逐事件也偶有发生。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不仅对公民自身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人在海外的整体形象。究其根本,中国公民应提高道德品质、强化守法意识。
“电信诈骗”“虚拟绑架”成为新兴风险
“电信诈骗”“虚拟绑架”成为在海外的新兴风险。
该蓝皮书指出,仅2018年前三季度,外交部和中国多个驻外使领馆就发布了53个谨防“电信诈骗”“虚拟绑架”的安全提醒。针对海外中国公民,尤其是留学人员和其他中国公民的此类安全事件几乎呈爆发式增长。而诈骗形式也由简单的经济诈骗升级到涉及假冒驻外使领馆、换汇代购、高薪打工等,花样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据不完全统计,海外中国公民受骗金额折合人民币累计已超过2000万元。电信诈骗通过远程操控,犯罪成本低且非法收益高,导致案发率急剧上升。亚洲地区的韩国和新加坡以及大洋洲地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案发率最高的国家。“电信诈骗”“虚拟绑架”已经成为海外中国公民,尤其是留学人员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
因此,海外中国公民务必要提高警惕和辨别能力,谨防诈骗。
海外自驾的出行方式危险系数升高
近年来,海外租车市场蓬勃发展。海外自驾游因为方便、自由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的青睐。除了国内各大旅游平台开辟了海外自驾旅游市场外,一些国外汽车租赁公司也纷纷为中国游客推出自驾游服务。中国游客海外自驾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明显增加,约占中国游客海外交通安全事故总数的21%。
据相关统计,中国公民海外自驾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不熟悉当地交通法规和路况。例如,2016年7月24日,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一起严重车祸,中国游客因开车左转时没有在停车标识处停车,遭遇其他车辆撞击,酿成一家四口全部遇难的悲剧。中国留学人员也不时发生自驾类(包括醉驾和超速行驶)交通事故。
该蓝皮书认为,随着中国公民更加注重出行体验,未来海外自驾游的旅行方式或将更加普遍,由此潜藏的各类自驾风险也更加难以规避。这无疑对规范租车行业、细化租车服务提出了挑战。
海外安全事件当事人低龄化
该蓝皮书还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境游门槛的降低,一些中国游客选择带孩子出国旅游。由于种种风险因素,导致未成年人海外安全事件增多。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未成年人遇难人数占总遇难人数的比重达到了约6%。2018年7月5日,泰国普吉岛发生重大游船倾覆事故,共造成47名中国游客遇难,其中包括13名儿童。这些悲惨教训给中国家长敲响了警钟。如带未成年人出行,务必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并且未成年人一定要时刻在家长陪同下参加旅游项目,家长也要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看护好自己的孩子。
与此同时,留学人员安全事件也存在低龄化趋势。2018年8月16日,1名15岁的中国留学生赴美参加夏令营,因在泳池玩憋气游戏溺亡。提高未成年人的警戒和安全意识迫在眉睫。
编辑 李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