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驾照“一证通考”背后社会治理思维的转变
读特评论员 赵强
2019-04-10 21:44

驾驶考试、车辆登记检验5类业务“异地通办”,车辆抵押登记、临牌发放等5项服务“便捷快办”,公安部日前推出10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并将于6月1日起推行。申请人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在全国任一地直接申领小型汽车驾驶证,不再需要提交居住登记凭证,实现全国“一证通考”。与此同时,驾照异地分科目考试也将施行。

交通大发展、人员大流动、货物大流通的新形势下,考驾照的意愿和需求极其旺盛,但也对驾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不能全国“一证通考”、异地分科目考试的情况下,有多少人因为一纸驾照来回奔波,又有多少人因为不胜其烦半途而废?随着新的改革举措的推出,驾驶证异地申领条件放宽,打破了时空、地域和证件种类的限制,不仅便利了很多人实现拥有驾照的个人愿望,也能更好地服务经济要素高效流动,方便民众异地学习生活、办事创业,可谓一举多得。

对民众而言,一项项“放管服”改革,就是一个个直观可感的民生红包。据公安部初步估算,新政实施以后,每年将惠及新考证领驾驶证1200多万人,补换领驾驶证和审验驾驶证370多万人次,仅交通费一项就可以节省200多亿元。实际上节省的不仅是费用,降低的还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改革新举措,就像是善用巧力的杠杆,让民众获得驾照更加便利,避免了社会资源浪费,也有助于刺激汽车消费需求,释放社会经济活力。

相较于这些看得见的实际利好,更值得赞赏的是,这些改革举措真切地体现了政府的社会治理思维正在悄然转变。在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与“放管服”改革过程中,以用户思维、创新思维、共享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等为特征的互联网思维正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推动政府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以协同治理为目标的有限政府、以创新治理为特色的智慧型政府转变。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是因着政府社会治理思维模式的转变,才有了诸如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驾照“一证通考”、异地分科目考试等让人民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的改革措施不断出台。而通过这样的转变,也可以窥见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无论如何转变,只要改革开放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不变,就可以期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深入,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侧改革,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期以来,公安部门接连推出的改革新举措做了很好的示范,相信会有更多的部门见贤思齐,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