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数字化障碍”是老年友好型社会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2021-12-10 08:14

如今,不少年轻人都感觉父母在生活中面临着“数字化障碍”,网上购物、网络约车、网上办事等时常会让父母产生困扰。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发布的一项有1533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要解决父母面临的“数字化障碍”,72.7%的受访者建议在推进数字生活的同时,保留传统服务方式。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给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烙上了数字烙印。衣食住行都开启了数字生活模式,年轻人感受到了手持一部手机便可走遍天下的快捷与便利,但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无处不在的数字化,则可能反倒成为他们面临的“数字化障碍”。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逼近,这种障碍会对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产生不利影响。换言之,“数字化障碍”是老年友好型社会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破除“数字化障碍”,政策上已经有了“顶层设计”。2020 年 11 月 24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要求各部门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2020 年 12 月 2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的信息生活需求,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和有利因素,推进互联网网站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服务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从已有的方案来看,受访者“在推进数字生活的同时,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的建议,本身就在政策考量之中。这首先是为了防止老人们跟不上数字化生活的快速进程而遭遇各种生活不便,但千万不能因此认为这只是个过渡性的临时安排。实际上,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应当是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常备选项。因为今天的年轻人也终将老去,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技术应用随时可能造成新的“数字化障碍”或者现在还想象不出的新技术障碍。而无论何时,社会都当保持对老年人的友好姿态,不能只追求技术进步的速度和高度,而忽略了应有的人间温度。

“数字化障碍”不仅仅是老年人的生活障碍,也是数字化本身的障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 亿,占比高达 18.7%。全国老龄办预测,按照当前人口增长幅度,2030 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占比变高,也意味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银发经济”大市场正在形成。谁能率先改造、开发出适老、宜老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谁就率先抓住了这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否则,“数字化障碍”不消除,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不便的同时,也是在给数字经济本身的发展壮大设置障碍。

数字化的生活进程,应当是给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在内的所有人带来更多便利,技术向善才能促进社会共赢。由此而言,推动数字生活无障碍也是让生活更加美好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原标题《特评|“数字化障碍”是老年友好型社会必须越过的一道坎》)

编辑 编辑-高原(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赵强)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