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丨人均“社恐”背后,是成长环境塑造的“社交性格”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2021-11-24 01:21

路上遇到认识的人,总是想办法眼神回避,低头假装看手机甚至绕道而行;聚会时选择坐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如果有人cue自己会尴尬得“脚趾抠出三室一厅”;听到手机铃响就焦虑,常年把手机设置为静音;发言前需要做心理建设,如果预判会冷场就一句话都不说……这样的“社恐”日常,你经历过吗?

当下不少青年,言必称自己“社恐”。以“社恐”为关键词在微博检索,相关话题达上百个之多,话题总阅读量突破亿次,参与话题讨论的人数估算达数十万。而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显示,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社恐。

所谓“社恐”,即“社交恐惧症”,原本是指一种心理障碍,属于焦虑症的一个亚类。它表现在让患者感到痛苦,而且水平异常,让患者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相比于医学上的定义,大多数人声称的“社恐”其实远远达不到疾病状态,更多是网络流行语境下一种具有调侃性质的群体性标签。

当然,不少人在时下的社交场合感到紧张和焦虑也是事实。开篇所提到的种种情形,很多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曾有类似感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社恐”确实可以算当代人的“流行病”了。在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为何大家的社交能力却似乎退化了?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网络上,很多“社恐”人士会开玩笑称自己是“精芬”,也就是“精神上的芬兰人”。这源于漫画《芬兰人的噩梦》中的一个芬兰式笑话:“内向的芬兰人与别人说话时总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子;外向的芬兰人与别人说话时总低头看着对方的鞋子。”但与芬兰人习惯于独处、重视个人空间的北欧文化不同,更多年轻人的“社恐”是潜意识里的一张“挡箭牌”,是一种自我保护,借此逃避繁琐的现实社交礼节,回避“多余社交”“无聊社交”,或是避免出现“社死”的尴尬场面。

但这并不代表“社恐”就是完全抗拒社交,恰恰相反,许多自称“社恐”的年轻人在线上非常活跃,线上线下判若两人。这是因为比起“面对面”的传统社交模式,“屏对屏”的社交可以隐藏紧张的情绪,所有不自然的肢体动作、语言卡壳等都可以潜伏起来,不被人发现。这是“社恐”的部分表现,也是部分原因——信息科技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制造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隔阂。

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的一代,有着与父辈截然不同的“社交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年轻人就觉得自己的社交能力不如父辈,父辈仿佛都有“社交NB症”,在各种场合侃侃而谈,在人情世故中游刃有余。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成长环境造就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像自己父母一样有着天然的社交环境,而是在小家庭环境中成长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个人独立意识愈发提升,年轻人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舒适度。

因此,对于年轻人给自己打的“社恐”标签,不必过于讶异。当然,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交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现实社交是无可避免的。对于自认“社恐”的年轻人来说,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尝试放下戒备,更好地拥抱现实生活;而对于社会大众而言,要多一些理解包容,多一些引导和帮助。

原标题:《特评丨人均“社恐”背后,是成长环境塑造的“社交性格”》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林夕 郑蔚珩


(作者: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