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报告称,今年流入中国的国际资本可达约5750亿美元,中国将继续成为新兴市场资本流入的关键驱动因素。报告还预计,今明两年中国股票市场净流入将分别达到1050亿美元和1110亿美元 。中国资本市场逐渐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的首选之地是大势所趋,源于三大吸引力:稳中有进的经济、加速开放的资本市场以及被低估的企业价值。
一、宏观面
1、证监会消息,日前,证监会系统2019年机构监管工作培训会在深圳资本市场学院召开。会议强调,着力强化中介机构在培育发行主体、询价定价、维护交易、风险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保障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顺利推出。
2、新一届发审委审核高过会率迹象明显,4月4日,第十八届发审委审核4家首发企业,全部实现过会。至此,自今年3月12日履职以来,第十八届发审委已经审核了12家首发企业,其中11家获通过,过会率暂时高达91.67%。
3、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7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末,以美元计值的外汇储备为30988亿美元,环比2月小幅度上涨86亿美元,这也是中国外汇储备自2018年11月以来连续5个月上升;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也环比上升217亿SDR,达22321亿SDR。
4、备受关注的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独立在境内上市的政策限制,如今有望迎来突破。记者从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处独家获悉,监管层目前正在研究讨论对A股公司分拆上市的政策进行松绑,并考虑对分拆上市的A股母公司和发行人提出相应的门槛要求。
二、中观面
1、保荐机构跟投机制是科创板一大新举措,它改变了以往投行完全站在发行人立场的做法。但具体跟投比例、限售期等细节问题尚未明确,业界普遍认为券商跟投比例大概率是发行股份的2%-5%。为平衡与跟投密切相关的“两大主角”投行和另类子公司的关系,一些券商开始探索内部利益分成机制。
2、2019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中考”之年,也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蓄势启动之年。资管变局扑面而来,令人振奋的各方角力已暗流涌动。正在陆续入场的银行系资管,不仅要在市场份额上群雄逐鹿,更将开启从同质化到差异化的业务“进化”之路。
3、至4月4日,科创板受理企业已达50家,上市业务被24家保荐机构包揽。记者了解到,大部分科创板项目的承销保荐费率在6%~8%之间,视不同情况,个别项目的费率会低至3%或高于10%。
4、随着上市银行年报陆续披露,银行去年涉房贷款增长情况浮出水面。截至日前,33家已披露2018年度业绩的上市银行(含A股、H股)去年末涉房贷款余额合计28万亿元,在总贷款中的占比接近32.7%。
5、养老服务业正迎来空前力度政策支持,央地一揽子重磅实招将加快落地。近一个月来,多地也在紧锣密鼓开列2019年养老服务改革方案。从部委调研和地方政策看,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成支持重点,不少地方已明确具体建设指标,相关标准规范也在酝酿中。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