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张全家福”,是罗湖区笋岗街道笋西社区党委和居委会在充分调查并广泛征集民意后,通过的民生微实事项目。位于笋西社区宝龙嘉园小区的“社区敬老摄影工作室”,在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空间里,记录了35户家庭的幸福瞬间。
两周变成两个月
“宣传之后三五天,30个名额就报满了。”工作室负责人靳和介绍。今年65岁的靳和也是罗湖区老年摄影学会会长,他和学会的十多位“老伙伴”们,承担起了此次拍摄重任,还为参加拍摄的家庭,制作并免费赠送一幅加相框的照片和一本精装纪念相册。
“拍起来才发现,想把一家人凑齐不是件容易事儿。”靳和介绍,原本两周就计划结束的“战斗”,陆陆续续花了两个月。
儿子缺席的“全家福” 成就老两口的结婚纪念照
在厚厚的相册里,有一张只有老两口和孙女的“全家福”十分特别。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照片的主人——今年72岁的刘宪来,他指着“全家福”介绍:“这是我大半辈子最满意的一张照片,你看我笑得多自然。”去年7月,他的爱人马桂琴在得知可以免费拍全家福时,不顾儿子的缺席,“硬拉着”他坐到镜头前。“她的那股子兴奋劲儿,我现在还记得呢。”刘宪来说。
“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和他拍照,我还专门擦了口红。”马桂琴说着幸福地笑了。据介绍,两位老人退休前都是军医,他们在上世纪70年代末结婚,结婚整40年,这张“全家福”记录下了他们历经几十年的爱情。
相册满是回忆,温情还在继续
“这是马女士家的照片,记得当时她女儿马上要出国,因为协调不好时间准备放弃了,后来专门给安排好,这样孩子想家了照片就是个安慰;吴先生家为了拍照,儿媳妇专门给一大家子设计了统一的制服;这是蒋先生家的,当时专门把在外地上学的女儿叫回来了,家里所有女性都穿着旗袍,多漂亮。”今年已经72岁的摄影师范立民,提起几个月前为居民拍照的细节,依然历历在目。
“送你一张全家福”活动目前虽然已结束,但故事里的温情还在上演。之后没多久,摄影工作室办起了艺术微课堂,教居民手机摄影技巧。2019年,新一期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留下您的微笑”已通过初审。
编辑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