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安眠药居然是“新型毒品”?市民朋友可得注意了

深圳禁毒
2019-03-26 11:17
摘要

办案法官表示,被告人黄某安虽系"跑腿"送毒,只为赚取100元路费,未参与沟通交易,但协助了"某涛"犯罪,存在贩卖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

朋友,听说你也失眠了?

根据《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超过3亿中国人患有睡眠障碍,成年人失眠率更是高达38.2%。各类人群中,80后最爱失眠,90后睡的最晚,00后赖床最久......

失眠或熬夜,成为三代人的共同特征,大部分原因来自玩手机、压力大

而那些睡不着的觉、熬过的夜,变成黑眼圈、肥胖、精神不振、体力不支,重新回到我们身上......

今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健康睡眠,益智护脑”,拯救睡眠,刻不容缓!对普通人来说,睡前不玩手机、及时舒缓压力,失眠或熬夜的情况就能缓解,但有的人试图用药物治疗失眠,不想所谓的“药物”根本就是毒品!

一粒眠

“一粒眠”是什么毒品?“一粒眠”的化学成分是尼美西泮(又名硝甲西泮),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和失眠,属于镇静类精神药物。在我国也属于二类精神管制药物,目前主要非法生产地在我国台湾地区。

“一粒眠”的外包装,10片一板,正面为红色,有菱形的花瓣图形,反面为银色。

在瘾君子们看来,“一粒眠”是一种拿来“解High”的情绪疏缓剂。而根据警方调查,有毒贩会误导青少年,声称“一粒眠”与同为安眠药剂的“佐沛眠”、“巴比妥”,或止咳剂的可待因类糖浆等管制药物并用,除可帮助减缓兴奋情绪,甚至可在警方临检采尿时,避免被检验出滥用药品。

然而研究显示,当“一粒眠”与其它毒品一同吸食时,会加剧毒副作用,对人的神经危害更大,严重时可导致暴毙意外。

同时,服用“一粒眠”后会产生嗜睡、疲倦、意识模糊、记忆衰退、行动机能受损等症状,严重者则会出现呼吸和心肌功能受损。许多不法分子将其当做强奸药、迷药使用,因此又被称为“K他命五号”、“K5”、“红5”、“强奸药丸”或“红豆”。

蓝精灵

女子在朋友圈代购日本“安眠药” 直到被抓才知道那是新型毒品……

2018年11月初,江苏民警根据群众举报,对一款在朋友圈代购的日本"安眠药"展开调查,这一查,问题还真不小,这种所谓的“安眠药”竟是毒品。

民警介绍,这种药俗称"蓝精灵",是受国家管制的新型毒品,和酒一起服用会有轻微的致幻效果,也有一定的助眠作用。经过调查,民警将贩卖这款药的女子王某抓获。而直到此时,王某也才知道,自己卖的竟然是毒品。

王某交代,自己长期受到失眠困扰,经人介绍服用了这种药品,发现效果很好后就开始在朋友圈进行代购。

“蓝精灵”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事实上,“蓝精灵”包含很多“品种”,其他有相同作用的此类合成药物或物质,也叫“蓝精灵”,它们都属于新精神活性物质。

资料显示,蓝精灵有安眠、镇静、遗忘、肌肉松弛等作用,其中遗忘和催眠的作用最为明显。

作为处方药的“蓝精灵”溶于水,液体是淡蓝色的,但同类的合成类似物质,有的就是无色无味,溶于水后也不容易被人发现。因为这一特性,国外,常有不法人员在夜店、酒吧、Party上通过暗中在女性的酒杯中投入此类药品以进行迷奸、偷窃等不法行为。

2018年10月,“蓝精灵”在广东出现:

2018年10月17日,珠海拱北海关对外宣布,该关与珠海市公安局、澳门海关、澳门司法警察局通过实施两地四方跨境合作,联动破获一起利用邮件走私新型毒品蓝精灵案,现场缴获涉案蓝精灵100粒,抓获涉案人员2名。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2018年10月8日,该关隶属九洲海关在对一件自日本寄往珠海的国际邮件中发现疑似药片,经鉴定,上述药片为日本生产的处方类药品氟硝西泮(又称“蓝精灵”),属于国家规定管制的第二类精神药品。

10月8日,九洲海关在一件自日本寄往珠海的国际邮件中发现疑似药片

拱北海关当即对该案刑事立案,并联合珠海市公安局、澳门海关、澳门司法警察局,调集警力30余人组成6个行动组分赴中山、珠海、澳门等地实施抓捕。

10月10日12时50分,成功对该案收网,在澳门行动现场缴获蓝精灵1盒100粒,抓获涉案人员1名,查获涉案车辆1台,在珠海行动现场抓获涉案人员1名。

海关部门缴获1盒100粒蓝精灵

经初步查证,澳门人王某建(男)将上述100粒蓝精灵从日本以国际邮件伪报方式走私进境,委托内地人王某彬(女)在珠海拱北经营的某邮件代收点收货后,再交由王某建通过自驾粤澳直通车方式出境至澳门。

拱北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案是“国门利剑2018”联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关第三次启动与珠海市公安局、澳门海关、澳门司法警察局两地四方应急联动处置程序查缉的毒品案件,也是该关查获的首起走私新型毒品案件。

曾经严重失眠的白岩松说过这样一段话:

对抗失眠,是一场持久战,想要睡得香,睡得稳,运动、阅读、音乐、使心情放松才是最佳办法,实在严重可以到医院求诊,正义小伙伴再次提醒各位市民!千万别误信“特效睡眠药”之类的谎言,分分钟让你不仅没睡着反倒染上了毒瘾。

编辑 赵嘉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