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光明区投资环境推介会现场。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聚光灯”下,光明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光明正日益成为深圳最具魅力、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投资热土,成为珠江东岸一颗闪亮的“明珠”。
3月18日下午,2019光明区投资环境推介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办。来自市内外优质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高端人才团队及创业企业、金融创投机构及券商代表及各商协会等65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推介会。活动由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商务局为指导单位,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为支持单位。
本次推介会以“建设‘四城两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主题,是光明区成立以来的首次营商盛会。通过此次盛会推介了光明区的优质投资环境和良好城市形象,突出光明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战略机遇,在新形势下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崭新定位和发展优势。
据了解,目前,光明区正在对《光明区经济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即将推出1+4+N的政策体系,包括光明区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发展若干政策、光明区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光明区支持招商引资若干政策、光明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为落户光明发展的优质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全面的政策支持。
光明区委书记王宏彬表示,日前,国家正式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将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核心任务,光明科学城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的集中承载区,携手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共同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签约现场。
光明区产业空间产业用地充足
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推介会上,光明区区长刘胜详细介绍了光明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深圳北部中心以及一流营商环境的建设目标和具体计划。同时光明区副区长张宗平对光明区政策体系解读及产业空间进行推介。
2019年,光明集中资源力量,抓住企业落户、发展、做大做强、创新升级等关键节点,聚焦空间、人才、资金等核心要素,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出台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的广度和深度,确保每一个到光明发展的企业感受到光明支持企业发展的温度和力度。
张宗平介绍,目前,光明区还有比较充足的产业空间。比如在产业用地方面,光明的工业区块线范围有31.8平方公里,拥有大量可开发的土地,同时光明区制定印发《光明区工业区块线管理实施细则》,对光明的工业区块线范围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为实体经济保留充足的产业用地。
据了解,2019年,光明区计划可出让产业用地14宗,包括一类工业用地5宗其用地面积17万平方米,新型产业用地9宗其用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区出台了系列文件,明确了全区产业用地供应的4大模式,包括单独供地、联合供地、先租后让、合作共建。对于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以单独供地方式落户光明。
在产业用房方面,光明区一方面在政策上对入驻光明重点产业园区的优质企业给予支持和补贴,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对产业空间进行管控,降低企业的用房成本。
据了解,目前,光明区有区属产业用房10万平方米,到2021年将达到50万平方米,这些区政府拥有产权的产业用房,将按照低于市场租金的价格引入符合光明产业引导要求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总部、小微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平台、高端人才团队等主体入驻。
在市场化用房方面,目前光明总计有约2400万平方米的用房空间,其中在三个月内租期到期的面积达到115万平方米。光明区正在出台《光明区产业空间管理办法》的空间管控政策,将在入驻前置审查、合同标准文本、鼓励自建自改等方面明确标准,对园区水电价格、公摊等进行管控,确保为光明的优质企业提供优质的产业空间。此外,光明区对入驻光明区留学生创业园的优质科技创新创业企业,给予首年免租、第二、三年租金3折的补助,对优秀企业项目给予启动资助。
会上,光明还上线了光明招商网和APP。光明招商网是光明区最全面、最权威的产业空间信息化供需对接平台,目前已经录入了光明各类园区基础信息,网站信息全面、详实、可靠,是光明区官方版本的企业用房“安居客”。
优质企业顶尖人才入驻享优厚政策
三级挂点服务让企业享受贴心服务
对于落户光明的优质企业,光明区在落户、高管人才、技术人才等方面都有优厚政策,让优质企业共享光明优越营商环境和企业贴心服务。
在落户奖励方面,光明区根据头部企业、骨干企业、中间企业、规上企业等类型,给予不同程度的落户奖励,涵盖高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新型研发机构、商贸旅游业等业态,属于市有关重大项目的,光明区还会给予配套奖励。
在企业高管方面,对于引进的优质企业在达到一定的运营成果后,企业高管会获得个税返还奖励;高管优先安排人才保障房,给予安置补贴,在子女教育方面,未来光明将打造成为深圳的教育高地和医疗高地,光明区优质企业的高管都能在子女教育和医疗方面得到更多的统筹支持。
在人才政策方面,除了市级认定奖励及区里会有配套奖励外,光明还有个鸿鹄人才计划,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杰出人才、精英人才、成长型人才等)给予不同额度的奖励。同时光明区还给各类人才提供配套服务,包括创业补贴、租房补贴、技能奖励等。人才团队也有团队创业补贴、项目启动资助、生产研发场地补助等。对于鼓励企业、园区和机构引荐优质企业,每成功引进1家企业,给予1次引荐奖。
光明始终坚持“产业第一、企业为大”。在光明落户的优质企业,将享受到光明优质贴心的企业服务。
比如光明区实施的“区—街道—社区”三级领导挂点服务体系,以及重点企业直通车机制,让在光明区发展的优质企业能够及时高效地解决各类存在问题。光明区还针对全区的规上企业、国高企业等优质企业开展政策辅导,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享受政策红利。
光明企业服务平台是一个无差别全覆盖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只要是在上面注册的光明企业,都可以在线反馈问题,光明区在线分拨处理,真正实现“不见面”解决问题。另外,光明区还通过多种渠道,确保各项政策发布、资助申请、办事渠道改变等事项均能有效、高效传达到辖区的各个企业。
全方位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推动光明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一直以来,光明区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让扎根光明的企业安心创业、舒心生活。光明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得到了辖区众多企业的高度认可。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立彬介绍,公司之所以选择落户光明,主要是看中光明的产业集聚优势。当初,光明规划了钟表产业聚集地,飞亚达作为钟表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借助产业集聚优势,在整个全价值链上布局,比较好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同时入驻后,光明不管是治安环境还是在人才住房保障及子女入学等方面,光明都给予大力支持。
“公司于2014年9月25日落户光明,其专门做体外诊断试剂,并在光明做高端体外诊断试剂。”深圳上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小茹介绍说,“落户光明后,公司租用的厂房有18010平方米,光明区给予房租第一年全免的优惠,第二年优惠40 %,第三年也有一定优惠。此外,光明环境好空气好且停车方便。”
为了推动光明的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光明区在企业成长、技术升级、上市并购、品牌创优、市场拓展等方面也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光明是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深圳是创新之城。光明鼓励、支持进行各类创新升级,在创新主体、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创新动作,光明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支持。
在创新主体方面,对创新企业的研发投入,光明区通过研发加计扣除的方式给予资金支持,研发机构设立,也有一定的金额奖励等;创新载体方面,对区内的众创空间、孵化器,获得国家级认定的,光明区有资金资助;运营成效好的,光明区还会按孵化企业的营收规模等分档次每年给予奖励等;创新平台方面,对市级重大平台,包括市重大基础研究机构、诺奖实验室、科技产业专项项目,以及市级以上的重点创新平台,光明区都会给予配套奖励。
对企业的金融扶持方面,光明目前设立了10亿元规模的引导母基金,4支子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给予天使投资和产业资金支持。同时,光明区即将成立包括招平纾困基金、远致电子信息产业基金等纾困基金,支持区内上市公司稳健发展,为区内优质企业提供资产管理服务。
对于科技金融方面,光明积极寻找合作银行,推出了创新科技贷款产品,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门槛,让科技企业的各项专利和知识产权能够转化为银行贷款支持。
会上,光明区与1家先进制造企业代表、1家科技企业代表就重点产业项目签署合作协议,与2家投资机构代表就子基金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此外,大型商业服务业机构沃尔玛、希尔顿花园酒店分别与光明区商业载体勤诚达正大城、宏发天汇城签署合作协议。
王宏彬表示,光明是企业家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光明坚持发展至上,把实体经济作为立区之本,拥有深圳最稀缺的连片产业用地空间;光明坚持项目至上,为项目落地建设保驾护航,贴身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坚持企业至上,为企业提供最贴心优惠的产业扶持政策,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坚持人才至上,着力打造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助力各类人才成就梦想、茁壮成长。
光明重点发展四大新兴产业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基地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分布,未来,光明将重点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含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四大新兴产业,并划定33.94平方公里新兴产业集聚区。
在新材料方面,光明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在公明街道,规划打造新材料(石墨烯)研发制造基地,其用地面积为4.1平方公里,主打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的研发与制造;重点攻克石墨烯材料批量制备技术,打造全国知名的石墨烯研发制造基地。
在人工智能方面,光明区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在新湖街道,规划打造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基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其用地面积为3.9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等领域。
在生物与生命健康方面,光明区生物与生命健康产业集聚区以光明凤凰城为重点,依托中大附七医院、中大医科学科优势,重点规划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生物与生命健康制造业,其用地面积为14.9平方公里,配套发展生命健康服务业,推广应用生命健康信息平台。
在文化创意方面,光明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位于光明街道及新湖街道,重点发展文化产品创意设计服务等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创意基地,推动文化强区建设。其用地面积为11平方公里。
目前,光明目前正在招商的重点产业园区有9个。包括科润大厦、云智科园、尚智科园、高科创新中心、招商局智慧城、华强创意公园、邦凯城、瑞辉大厦及南太云创谷。
王宏彬表示,光明是深圳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基地。光明始终坚持质量创新引领发展,吸引集聚了华星光电、普联、迈瑞、欧菲光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绿色低碳、生物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集群,产业链完整。其上下游配套完善,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88家,规上企业超1300家,产值超百亿企业5家,本土上市公司18家,经济总量即将迈入千亿级行列。
建设“不一样出彩”的科学城
着力打造深圳北部“六个中心”
光明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刘胜在会上介绍,光明区不仅要建设“不一样出彩”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同时将打造深圳北部“六个中心”。
光明科学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其战略定位为:世界级大型开放创新网络枢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支撑、综合性国际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区、原始创新和未来产业策源地、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前沿阵地。
光明科学城规划范围为99平方公里,发展规划为“科学+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包括一心两区等。其中,一心指的是光明中心,是科学城综合服务中心,其规划面积为10.8平方公里,按照定位将打造成深圳北部集商业、文化、游憩、休闲配套于一体的城市新中心。
同时将面积为2平方公里的科学公园片区,将打造地标式高端商务综合体。光明云谷规划面积为2.2平方公里,是科学城配套区,将包含多功能厅、国际会议中心、人才服务中心、中山大学附属中小学等配套。
按照科学城发展目标,2020年形成科学城建设基本框架体系,2025年形成世界级科学城的核心功能,2035年基本建成高度国际化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在打造高端资源集聚的深圳北部中心方面,光明区提出要打造创新中心、产业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交通中心及生态中心。
创新中心方面,光明区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形成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同时将建设两院三中心,从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检验检测高地。
产业中心方面,光明区将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四大新兴产业包括新材料(石墨烯)、人工智能、生物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
文化中心方面,到2020年,新建大学2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8所,新建公办幼儿园28所,新增中小学学位超过2.58万个。
医疗中心方面,到2020年,光明区千人床位数达到8.1张,位居全市前列,实现“大病不出光明、小病不出社区”。
在交通中心方面,光明区是深圳北部的综合交通枢纽,光明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区内两条高铁、一条城际、四条地铁汇聚、三纵三横高快速路网密布,半小时可达香港、广州及深圳主要机场口岸,高效联动广深港澳与珠三角经济圈内各类资源,辖区国际交流合作便捷高效。
生态中心方面,光明是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光明区坚持蓝绿是根本底色,打造山清水秀景美的自然生态,到2020年,光明将有254个公园,实现500米可达社区公园、1公里可达综合公园,5公里可达森林公园的愿景。
一座正在崛起的光明之城,一幅百姓乐居的美好画卷正在呈现。王宏彬表示,今日之光明、得天时、居地利、更具人和,期待广大企业家选择光明、投资光明、扎根光明,携手共创光明未来。
编辑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