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丨脱贫攻坚要一鼓作气稳扎稳打

读特评论员 庄媛
2019-03-08 07:41
摘要

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我国贫困人口6年时间减少了8000多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中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令世界惊叹。

行百里路半九十。脱贫攻坚战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脱贫内生动力有待增强……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干部群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脱贫攻坚战靠什么打赢?信心要坚定,目标要明确。瞄准任务靶心,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贯彻精准脱贫方略。有攻城拔寨的决心,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我们才能在这场攻坚战中开好局、起好步。

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靠稳扎稳打的“战术”。按照制度机制的硬要求,各个环节严把关,换来脱贫成效的实打实。脱贫标准要“实”,不拔高、不降低,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方向要“准”,严格执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干部队伍要“稳”,强化作风建设,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努力提高脱贫质量。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对深圳而言,要担起特区责任,拿出特别作为。让受帮扶地区树立信心,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以全方位、立体式、可持续的帮扶和支援,为当地腾飞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要积极发挥特区优势,将体制机制、信息技术产业、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先进观念、创新经验传播开来,为高标准、高成色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评论员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