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广东故事 | 龙华北站社区:一个“移民社区”的家园故事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通讯员 叶芝 张成晨 文/图
2019-03-06 21:52
摘要

北站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没有本地人,故被称为“移民社区”。如今,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建起小家,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归属感。

近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学院联合组织开展的第二届“讲好广东故事”新闻调查大赛组织近100名师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0月视察广东足迹,分赴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开展调研采访活动。其中一组参赛者来到了位于龙华区的民治街道北站社区展开了一次体验式采访。与民治街道其他社区不同,北站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没有本地人,故被称为“移民社区”。如今,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建起小家,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归属感。参赛者以青年人的独特视角讲述了一个“移民社区”的家园故事。

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办事大厅

丰富社区共建载体 提高社区的凝聚力

黄昏时分,在北站社区创业花园小区的篮球场上,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不断,热闹非凡。红山篮球俱乐部的成员们正在此处进行着日常队训。

“来!李大伯快来一起打球!”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兴奋地向李大伯挥着手。

来自黑龙江的李大伯,今年54岁,2018年10月随孩子定居创业花园。与那个十岁的男孩一样,是社区红山篮球俱乐部的一员。

社区居民在社区篮球场

红山篮球俱乐部是一个在北站社区工作站的支持与鼓励下,由社区内热爱篮球的居民自发组建的团体。只要对篮球感兴趣,不论男女,不论年纪大小,都可以申请加入红山篮球俱乐部。他们定期开展训练、比赛等活动。因为加入了红山俱乐部,李大伯不仅重拾了年轻时的爱好,还在社区里结识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好友,他原本枯燥无聊的生活也因此丰富起来。

在北站社区,像李大伯这样日常活动丰富的居民还有很多。北站社区拥有23家社会组织,多种多样,有治理型、娱乐型、志愿型等,覆盖了全区各年龄段的居民。例如,老年人舞蹈协会、家庭教育协会、爱悦英语协会等。居民依据自己的兴趣,申请加入到这些社会组织中。各个社会组织完全由居民自建,自主协商活动时间,定期组织活动。若对社区的建设有意见和建议,可以以社会组织的名义向北站社区工作站提出议案。

此外,社区党委联合各类党组织每年制定年度计划,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为居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原本生活没有交集的居民也能因此成为好朋友。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就像是一种强粘合剂,拉近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使得社区内部更融洽和温暖,也增强了社区整体的凝聚力。

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4小时图书馆

提高主人翁意识 积极参与社区共建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是北站社区居民所特有的精神气质。社区内的居民在北站社区工作站的引导下,都会地参与到社区共建的队伍中。楼长协会就是另一个典型例子。

楼长协会于2013年成立,是北站社区的第一个社会组织。楼长就是社区中各单元楼的居民,他们自主地为社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办法。例如,高空坠物是城中村社区里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楼长协会的成员们自主提交议案,自主审议决定,自主组织实施,在楼与楼之间加装防护网,解决了这个难题!

此外,楼长协会还针对社区中“三线私搭乱接”的问题(电话线、网线、有线电视线、)提出了解决方案。北站社区站长何新生说道:“(若是政府解决)则是捆绑式解决。可一年两年后,(“三线”)又松了。不能根本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的楼长协会,他们也是通过自己提交议案,自己组织评定,自己组织实施,引进第三方,完成了“三线”的整治。现在创业花园找不到任何一个‘蜘蛛网’。城中村不仅变得漂亮了,安全隐患也能消除了。另外,创业花园是龙华区第一个无“蜘蛛网”的社区!”

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器乐室

注入年轻力量 社区更显活力

在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最里面有一间放置有8个工作格的办公室,这是中心社工的日常办公地点。社工们都很年轻,他们身着橙黄色的小马褂,高效地处理着社区的各种事物。

在社区工作了两年的黄社工说:“我们主要负责走访居民,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最近处理的较多是夫妻矛盾、婆媳矛盾、产后抑郁等。很复杂,什么情况都有。”

当问到为什么选择来当社工时,黄社工说:“我所学的专业就是社工。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的人,是不适合做这个工作的。其次我非常认同社工这个工作的价值观,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自我的价值。”

“党群服务中心来的孩子和老人较多。”北站社区工作站副站长郑阳说。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社区建设之中?这是北站社区接下来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社区已不再是过去那个安逸狭小的天地,社区已变身成为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对居民的幸福生活意义重大。因而,社区也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大学毕业的学生也可以选择来到社区,为社区建设提供新的思考,为社区带来新的活力。

深圳是“移民城市”,北站社区是“移民社区”。郑阳说,“对于像北站社区这样建立在非熟人社会的社区,更应该注重培育家园意识。”

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温暖的家园,北站社区一直在路上。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通讯员 叶芝 张成晨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