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培育的钻石你会买吗?合成钻石光芒渐盛引发行业热议

读特记者 陈颖
2019-03-06 18:35
摘要

根本上来讲,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它并不是假钻石,只是“生长”轨迹不同。

近年来,实验室培育钻石进入大众视野,以“科技+环保”的理念,培育钻石在短时间内备受关注,并在国际市场上逐步风生水起。

去年,全球最大钻石生产商戴比尔斯宣布涉足合成钻石领域,并发布自己的合成钻石品牌,给钻石行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一时间,天然钻石价格回落、钻石市场重心转移等担忧情绪弥漫市场,引发行业各方热议。

年轻化消费群体——与培育钻石比较契合

据悉,培育钻石,是指采用小钻石作为“种子”,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天然钻石的生长环境,让“养料”中的碳原子逐渐附着在钻石种子上,从而让钻石种子成长为更大的钻石晶体。根本上来讲,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它并不是假钻石,只是“生长”轨迹不同。

合成钻石的颜色、净度以及切工和天然钻石没有明显差别,但两者的价格却相差悬殊。目前,1克拉合成钻石的市场价格约为5400元,不到天然钻石的1/10。由于合成钻石的制作过程完全可控,纯度较高,亦比天然钻石更容易加工成各类首饰。有关预测显示,五年内合成钻石的全球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2100亿元。

培育钻石技术一直在工业领域被广泛应用,最近5年才被用于珠宝配饰领域,并在配饰领域进行了诸多尝试。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成品钻进口额增长了4.9%达到70.2亿美元。其中最大的消费动力是,千禧一代逐渐成为钻石消费主力军,他们注重佩戴需求的特性,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追逐新潮和时尚,为培育钻石市场发展带来契机。面对培育钻石的“起飞”,卡地亚、蒂芙尼等知名品牌开始将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作为两种不同的珠宝分别销售,以弥补两者的价格鸿沟对既有业务的冲击。

国际市场迅速增长,但就目前国内市场来看,传统消费者对合成钻石多抱持观望态度,长久以来存在的“天然”情结,令大部分消费人群较难为人造类宝石买单。

培育钻石供应商——尽早占领新“蓝海”

目前,实验室生产钻石只占全球钻石总产量的一小部分,在不少培育钻石供应商看来,对于钻石培育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未来市场总会发展与规范,越早占领蓝海,越能占得先机。

作为我国培育钻石市场的先行者,华晶企业有关负责人认为,根据目前行业的市场分析,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已由最初的婚庆必需,慢慢升级为日常首饰佩戴。培育钻石在价格、品质、款式等多方面拥有综合优势,将为市场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望改变钻石行业长久以来的固定格局。“年轻化消费群体与培育钻石这一具有神秘酷炫属性的新兴事物非常契合,其接受度将会飞速加持培育钻石市场发展。”

河南晶拓国际钻石有限公司产品总监鲍旻认为,未来一两年,培育钻石以一定的价格优势将迅速占领中低端市场。而且,从环保方面考虑,培育钻石相比天然钻石更符合环保理念。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球三大国际权威钻石鉴定机构GIA、IGI、HRD,均可为培育钻石开具钻石鉴定与分级证书,且各种数据监测表明,培育钻石在品质和成本上已达到市场化水准,与天然钻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完全一致。而随着培育钻石行业的成熟,国内检测机构对于培育钻石的定义也将逐渐规范、标准化,并且制定严格的界定标准,令消费者能够更放心地选择培育钻石。

天然钻石品牌——短期内无法撼动主力地位

一边是培育钻石供应商对未来蓝图的期许与畅想,一边是天然钻石品牌对市场无法撼动的自信。

天然钻石品牌商认为,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并不属于同样的销售市场,它们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培育钻石的特性注定了与天然钻石的消费市场不会有所重叠,而天然钻石有限的储备量和开采量也决定了它的价格必然持续走高。“只要销售的钻石可溯源、可鉴定,就不会没有市场。”

对于培育钻石对天然钻石市场的影响,深圳市盛世南非美钻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凌楷表示,不排除培育钻石未来会有受部分人青睐的可能性,但天然钻石作为“宝石之王”,要想取代其地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他以在中国市场出现良久的莫桑石、锆石、红蓝宝石等为例,虽然合成或优化的宝石因价格低廉会在市场上拥有一定数量的消费群体,但相比天然宝石来说,依然差距明显。“短期内,天然钻石的地位还是牢固且不可动摇的。”

在深圳市爱迪尔珠宝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张锦涛看来,眼下,培育钻石进入珠宝市场并不会给天然钻石造成太大的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定位截然不同,天然钻石属于珠宝,而培育钻石则自诞生起,就被定位于饰品。“本质上讲,历经万年自然运动形成的天然钻石,在本质上拥有恒久属性所寓意的情感价值,其富含的意义是培育钻石这种短期形成物所不能匹敌的。”

张锦涛表示,建立行之有效的鉴定标准,是行业做强做大的关键。当前,钻石市场依旧缺乏统一的鉴定标准,这在未来将是影响钻石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培育钻石领域目前也存在类似现象,部分不法商家以培育钻石冒充天然钻石来销售,或在销售过程中故意对消费者隐瞒、淡化“培育”这一关键词汇。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培育钻石在珠宝饰品领域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属性,但目前的培育钻石市场尚不规范,培育钻石应当光明正大的强调“培育”身份,不走弄虚作假的弯路,加强市场的监督与规范。

【读特新闻+】

培育钻石探索与研发由来已久

回顾珠宝发展史可以看出,自从人类发现钻石是由纯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时,便开始专注于对人工培育钻石过程的探索,而世界各国也都在不断研究培育钻石的技术和方法。培育钻石诞生于十八世纪,目前这项技术已在美国蓬勃发展——众多知名企业家和投资者纷纷投资美国培育钻石市场,纽约各大珠宝零售公司开始售卖镶嵌着实验室培育钻石的珠宝,并且热度在快速提升。同时,中国、日本、俄罗斯、比利时等国也相继在培育钻石领域大有成绩。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陈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