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 | 寻找跨界设计的“新物种”
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6-08-28 23:29

新物种展览--观看展览-008

新物种展览--观看展览-005

新物种展览--观看展览-007

观众们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展览

新物种展览--展品-011

 新物种展览—展品-011

新物种展览--展品-012

 新物种展览—展品-012

由深圳市华·美术馆主办,冯峰、谢安宇、叶碧华策划的“新物种”展览日前在深圳华·美术馆展出。该展览展出了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29位艺术家、设计师及设计团体共约40件(组)作品。

你一定会好奇什么是“新物种”?

BIG -身体文化Body Culture,建筑方案,丹麦,2015

BIG -身体文化(Body Culture),建筑方案,丹麦,2015

新物种展览--展品-016

 新物种展览—展品-016

 此次展览的策划人、华·美术馆的执行馆长冯峰对此解释说,“新物种”是个生物学的概念。“我们借助这个生物学的概念来探讨设计领域中的新兴事物和新生力量,尤其是那些带有实验性的、通过跨界交叉合作而产生的新类型设计。通常商业性的设计会通过商业渠道得到很充分的展示,而这些实验性的设计却很难有机会让大家看到。美术馆和公共性的展览恰恰应该把这种最原发的创造力展示给大家。”

简单的说,这是一次“脑洞大开”的展览,通过对设计与艺术领域的扫描和穿刺,提取那些被全球化的消费主义浪潮所遮蔽了的鲜活而生动的新兴设计现象,试图用生物学的物种变异进化观去阐释和呈现当下的设计变革。

新物种展览--展品-015

 新物种展览—展品-015

方叶实验室-植毛手术系列之高凳子850X500X500

方叶实验室-植毛手术系列之高凳子

典型的例子是,此次展览的标志形象——鸭兔,是冯峰自1995年以来一直延续的创作。《鸭兔》受启示于格式塔心理学上的典型例证“鸭兔图”。在冯峰看来,真实与再造物是有区别的。《鸭兔》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物种,它象征着跨领域合作所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当然“新物种”展览当中不乏一些知名设计师,比如施德明、BIG以及巴特·赫思等,他们为年青设计师们确立了先锋榜样。譬如,丹麦的BIG设计的哥本哈根垃圾焚烧厂,他们把建筑物的坡道设计成滑雪场,而且让那个烟囱能够吐出巨大的烟圈来。

Lucas Maassen-Lucas Maassen and sons卢卡斯与他儿子的工厂

卢卡斯与他儿子的工厂(Lucas Maassen-Lucas Maassen and sons)

另一个例子是“卢卡斯与他儿子的工厂”,卢卡斯·马森是一位荷兰设计师,他与三个儿子的合作方式让人深受启发。荷兰有严格的童工法,规定雇用童工每周不得超过3小时,并且安全无害等各项规定;他按照童工法的要求和他的三个儿子签雇佣合同。雇三个儿子为他的木家具上颜色。小孩子胡涂乱搞,颜色也上不匀,或者涂了一半就算完事了,这反而让家具的颜色都不一样,每一个都不一样。小孩子也玩儿得兴奋。完全改变了人们对雇佣关系的理解,游戏即工作。

Bart Hess巴特·赫斯,ECHO 回声,荷兰,尺寸可变,2011

回声(ECHO)荷兰巴特·赫斯(Bart Hess)作品,尺寸可变,2011

巴特·赫思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服装和人类皮肤的关系。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为自己制作衣服。衣服是人类的羽毛,是皮肤的延伸。时尚领域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疯狂追逐正在把自己演变成一个新的物种。他精妙绝伦的影像混合了时尚、舞蹈、雕塑、电影、新科技等多种元素。他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混合了多重跨界、杂交、变异的新物种。

此次展览展期至10月16日。带上你的好奇心,不妨去看一看呢。

编辑 多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