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沟搬入新居来感受饶平“幸福新村”的幸福年

​读特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魏青 黎碧燕 文/图
2019-02-03 16:43
摘要

望着眼前的茶山,杨木清对黄正村的发展充满了憧憬。

“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天实现了,你说谁能不高兴!”特地从广州回家乡来过年的杨木清的这句话,说出了黄正村民的普遍心声。记者腊月廿八在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新落成的黄正碧桂园幸福新村采访时,村民们的脸上无不洋溢着欢笑,感谢和开心是他们讲的最多的词语。从四处分散的破旧村落乔迁新居,这是黄正村破天荒的大事喜事,这个春节,对所有黄正村人来讲,都注定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新年。

迁新居过新年全村首次大团圆

黄正村位于饶平县中部山区,距离县城约37公里,是一个纯农革命老区村,是新时期广东省精准扶贫的相对贫困村之一,由潮州市委办公室等6个单位负责帮扶,也是碧桂园集团的帮扶对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尊重村民意愿,将辖属五个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碧桂园捐赠1300万元,建设黄正碧桂园幸福新村,村民每平方米只需1300元,今年1月24日交付使用,全村统一迁入新村。

黄正村委书记杨伟民告诉记者,全村77户村民原来散落在山沟里,最小的一个自然村仅有四户人家,加上交通不便,生活配套设施落后,山路泥泞,房屋破漏,每年的春节,不少在外地打工、生活的人,选择了不回来,节日显得冷冷清清。在潮州市委办等对口帮扶单位和碧桂园集团的支持下,从2016年开始,从一片荒山荒地中,建起了占地面积31.59亩的幸福新村,新村每套房子的厕所、厨房、水电都装修齐备,由于村民们都迫不及待想在新家过年,村里决定新房赶在年前交付。搬入了幸福新村,今年过年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些十几二十年没回来的村民回来了,身在在广州、深圳等地甚至远在省外的村民也陆续回来了,可以说是全村前所未有的大团聚。

今年60岁的杨东强,带着全家人千里迢迢从河南赶回来,要在新村欢度佳节。村里95岁的老人杨万璧,虽然行走有些困难,但他时常会扶着拐杖或者凳子,在整洁、平整的村道上走走看看,开心得跟个孩子似的。老人的孙子告诉记者,老人最高兴的就是这里房子新、环境好,特别是村里人集中住在一起,可以看到五个自然村的村民,有更多的人能聊聊天说说话了。

说感恩盼未来脱贫奔康谋发展

在村民杨荣生135平方米的新家,大门已经贴好了春联,一楼是宽敞的客厅,配套的红木沙发,过年的大桔和点心已摆上了茶几,杨荣生的儿子和邻居家的孩子正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家人们则围坐在一起喝茶,过年的气息已扑面而来。杨荣生告诉记者,在以前的老房子里,他们兄弟两家以及家中的老人孩子一共12人,一起居住的是一套60多平米的破旧房子。如今,他们兄弟在幸福新村各有了一套新房,居住条件已不可同日而语。“当然开心啦,还有就是感谢。”杨荣生笑道。

今年57岁的杨木清,在广州生活工作,已经二十多年没有在黄正村的老家过年了。还在二楼阳台上,他就对着从楼下经过的记者说:“一个是要感谢各级政府,一个是要感谢碧桂园集团。”交谈中,杨木清对幸福新村的建设感触良多,杨木清的爱人插话说,老杨为这事都感动得流泪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天实现了,你说谁能不高兴!”杨木清说。

在杨木清看来,幸福新村的落成固然可喜可贺,但这只是黄正村的一个起步,最重要的是村里今后的持续发展。杨木清还谈了他在交通、教育以及光伏发电、引温泉进村、生态茶叶等产业项目上的一些设想。在一旁的村委书记杨伟民表示,村里设立了乡贤委员会,大家群策群力,共谋黄正村的今后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黄正村为纯农乡村,在潮州市委办等单位的定点帮扶下,2018年全村16户贫困户57人全部实现预脱贫,目前正在扶持产业发展,坚持精准施策,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收入。为了做优做强当地传统的茶产业,碧桂园集团还出资100万元建起了130亩生态茶园。杨木清带着记者穿走过蜿蜒的山路探访了刚刚植下茶树的茶园,目前村里正在制定相关的经营措施,预计该生态茶园进入盛产期后,每年总产值可达数十万元。望着眼前的茶山,杨木清对黄正村的发展充满了憧憬。

编辑 罗越

(作者:​读特记者 吴绪山 通讯员 魏青 黎碧燕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