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减负”成热词

读特记者 严俊伟
2019-01-30 07:48
摘要

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大湾区建设、为企业减负、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热门话题。

1月29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记者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何龙 摄

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再减负超过900亿元、粤港澳大湾区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广东投入超39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29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上,大湾区建设、为企业减负、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热门话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三步走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介绍,一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推进非常顺利。“去年9月份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去年10月份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虎门二桥去年全线主体贯通,今年通车。”

葛长伟透露,今年在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推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应专项规划。“我们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这两个文件近期会发布。”按照行动计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基础,第二阶段基本形成三地规则对接,第三阶段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

2019年再为企业减负超900亿元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透露,2018年“实体经济十条”及其修订版实施效果良好,全年为企业减负约896亿元,超额完成650亿元的目标。去年我省建立了9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总数达到15家,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据介绍,2019年广东要再创建5家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准备推动1家再上升为国家级创新中心,筹建2到3家省级工业设计研究院,新增大概10家省级循环经济改造示范园区,推动约6000家小微企业上规模,培养约100家高成长和专精特新的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再减负超过900亿元。涂高坤还透露,为推动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准备把五大产业打造成世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分别为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智能家电和机器人产业。

今年重点打通粤东粤西高铁通道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今年全省重点项目投入6500亿元,其中超过60%即39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葛长伟介绍,铁路方面今年要重点打通往粤东粤西高铁的通道。“广汕高铁正在施工,汕(头)汕(尾)高铁今年全面开工,湛江到海口大通道今年底前也争取动工,深茂铁路、从深圳到江门的过江通道争取今年底或者明年能动工,龙梅高铁也正在做前期工作,梅州到潮汕高铁按计划可以建成。”

机场方面,广东正谋划推进打造世界级的机场群。“全省的机场布局总体上是5+4,珠三角5个机场,分别是:广州白云机场、深圳机场、珠海机场,还有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和惠州机场;其他4个是湛江机场、揭阳潮汕机场、梅州机场和韶关机场。”葛长伟表示,湛江机场迁建今年可以全面开工;揭阳潮汕机场的扩建今年可以基本完成;韶关军民合用机场今年可以动工;惠州机场扩建扩容今年可以完成;珠三角新干线机场力争今年能确定选址;深圳机场第三跑道和广州白云机场三期也正在加快项目前期推进。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严俊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