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银行跟你养老有关!广东省政协第二场“委员通道”聚焦这些问题…

南方 +
2019-01-27 14:02
摘要

1月27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

1月27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委员通道”。在2天共12位委员的发言中,“粤港澳全域旅游”“时间银行”等概念引人深思,校园安全立法、民营企业发展等话题引起关注。“委员通道”让委员们展现了履职风采。

在1月26日首度开启的“委员通道”中,6位委员就粤港澳大湾区全域旅游发展、校园安全立法、体检项目规范化等话题作了发言,引起广泛热议。27日,媒体对“委员通道”的关注力度不减,来自中央、省和各地市的媒体已经架起长枪短炮,静候委员发言。

8时10分,“委员通道”再次开启。首批站上委员通道的三位广东省政协委员分别是:澳中致远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杨道匡、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周西篱、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

发展“蓝色产业带”

省政协委员、澳中致远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杨道匡首个发言,主题为《粤港澳协同建设高度开放的新型城镇群和蓝色经济产业区》。

说起粤港澳大湾区,大多数人关注的是陆地空间,我们还有浩瀚的海洋资源。

杨道匡介绍,在珠江出海口,广东管辖的海域面积接近6000平方公里,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与香港、澳门邻近,由珠海万山管理区管辖的海域有3200平方公里,水深条件非常好,历来是国际大型货轮的停泊区,而且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多个风景优美的港湾,具备了建设大型港口、发展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的良好环境。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和广东省发展海洋经济部署,他建议,在珠江口沿岸的珠海横琴自贸片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万山群岛等合适的区域,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区,打造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实行高度开放的自由港政策,发展与海洋经济相关的“蓝色产业带”。

同时,依托珠江口沿岸和万山群岛组成的多个海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城镇群和优质生活圈,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建立低碳环保、多元融合的城市生活模式。参照港珠澳大桥建设管理模式,提供优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扶持创意文化产业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周西篱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问题。

广东是网络文学的大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的新使命、新主题、大文章。

周西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群无论在历史、语言、人口等方面都具有同一性,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一直是大湾区文化的主导和纽带。大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深化粤港澳合作,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她建议,制订以广州作为文化中心定位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战略,创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基金,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发挥文学打动人心、沟通情感、引起共鸣的共通性和独特性,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激发社会文化活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平台,促进大湾区文化共同体形成。

同时,设立并定期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发展论坛,构建高端论坛体系,以文化搭台,推动粤港澳合作走向深化,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文化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加大对创意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将科技+互联网+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精心策划和着力打造文化交流重点品牌项目,参与国际跨界合作,推动文化服务和文化贸易繁荣。通过“一带一路”中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广东省民盟界别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丁邦晗发言的主题是:《建议在全省主要公共场所配置AED,提升急救成功率》。

他介绍,中国每年有55万人因心脏骤停而猝死,救治成功率不足3%,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和第一时间电除颤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在去年的政协会议上,丁邦晗提案建议在广东省中小学开设急救培训课,以提升院前急救的公众参与率。“得到了非常好的响应,但这还不够”,他说。

对绝大部分的心脏骤停患者存在的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而言,电除颤是救治的唯一有效手段。AED就是体外自动除颤器,是一种电除颤的设备。

丁邦晗介绍,AED是医院内和医院外心脏骤停急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可以由非专业人员使用,操作简单,安全性好。但当前,我省公共场所AED的配置率极低,大大影响了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他建议,在机场、火车站、体育馆、图书馆、酒店、大型购物场所、老人院等地固定配置AED,在重要会议、重要体育活动现场机动配置AED。 丁邦晗还在现场展示了一台AED设备。

推动“时间银行”建设

“有一首非常感动人的歌叫《时间都去哪了》,大家肯定听过。”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省青年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主任赵淦森,他带来了《关于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的提案》。

赵淦森介绍,养老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瑞士将“时间银行”与养老服务挂钩,人们只要抽出时间去照顾老人,看护的时长就可以存入“银行”,等自己年老需要照顾时再“取出”,享受同等时长的免费养老服务。这种既不依赖子女又减轻国家负担的方式颇受追捧。

广东省的人口中,60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1300多万,差不多是丹麦、挪威、芬兰加起来的人口总和;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也逐渐增加,现行养老体系存在发展不均衡、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

赵淦森建议,应进一步推动“时间银行”的建设和实施。

1、在立法和政府层面给与“时间银行”明确的法定地位和充分的责任权利,完善操作流程,鼓励和推动助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发展;

2、推动“时间银行”在全省“通存通兑”,这需要建设一个“时间银行”的“银联系统”;

3、为储户提供“储蓄时间”时的人身保险、第三者责任险等保障;

4、多渠道筹集“时间银行”的建设资金,建议参照“国家扶贫基金”做法,设立“广东省时间银行”专项基金,还可以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同时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

广东省政协委员、得洁日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小夏。她关注的是民营经济发展和我省的就业问题。

谢小夏说,稳就业是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岁末年初之际,广东省也陆续出台多项稳就业措施,以应对就业压力上升的局面。去年,她所在的公司也提升了5%的就业率。然而,稳就业措施对作为我省就业主体的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还有上升的空间。

她建议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通过政策“组合拳”击中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对具有就业贡献的民营企业给予“高就业民营企业”的认定,制定“高就业民营企业”鼓励优惠政策,商事制度改革中对民营企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谢小夏表示,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就业稳民心就稳,对民营企业需要更多支持,提升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从而促进民营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我省稳就业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关注城乡再生水利用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志趼,关注城乡再生水利用的高质量发展。“什么是再生水,可能大家会比较陌生。”他说,再生水在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广东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速度走在全国前列,但由于地处珠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富,再生水设施建设远远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

伍志趼认为,目前我省在污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存在管网不配套,建设规划相对滞后;运营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水价不能体现水作为稀缺资源的价值。

伍志趼建议,促进广东城乡再生水利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统筹规划,全面铺开,将再生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范围,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污水再生利用进程。

编辑 黄子芸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