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坪山各重点领域攻坚突破亮点纷呈

​读特记者 肖雄鹏 罗国淮
2019-01-24 19:41
摘要

“创新坪山”崭露头角!

2018年,坪山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在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节点上再出发,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东进战略”实施等重大机遇,落实“城市质量提升年”部署,实施“十大工程”,加快构筑支撑东部中心提速建设的“四梁八柱”,各重点领域攻坚突破亮点纷呈,“创新坪山”崭露头角,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亮点一:高标准推进坪山高新区规划发展,区域创新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制定高新区土地整备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明确了土地多级联动开发的探索方向,高新区规划编制成果纳入市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深圳技术大学获批设立。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即将投入运营,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二期开工建设。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等落户,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47个。编制科技金融扶持办法,累计发放扶持资金2.74亿元,惠及企业250余家、项目516个,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0%以上,占GDP比重达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成功打造深创赛国际赛、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峰会等创新活动品牌,我区推荐项目斩获深创赛国际赛总冠军。

亮点二: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完善“实体经济振兴发展20条”,率先在全市出台集成电路专项政策。开沃新能源汽车、海普瑞一期等项目陆续建成,成功引进2个产值近百亿元总部项目,新引进优质项目120个,新增规上企业220家,增长18%;新增生物医药企业83家,增长39.2%。鼎铉公司获授全国首家第三方商用密码产品检测机构,发布全国首个自主密码区块链“聚龙链”。全国首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批筹建。全市首批5G试点、首个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落户。淘汰和转型低端落后产能企业210家。整备连片土地43.6万平方米,为年度任务1.5倍;完成房屋征收42万平方米;出让产业用地25.8万平方米。

亮点三: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落实国家减税政策,政策性减税超12亿元。优化产业扶持资金执行制度,发放产业扶持资金1.75亿元,惠及企业86家、项目137个。成立区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引导总投资额达16.6亿元。新设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子基金2支,子基金认缴总规模增至25.5亿元。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受惠企业达42家。成功发行坪山区产业园区专项债券。落实领导挂点服务企业和人才制度,建立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召开企业、人才座谈会89次,解决各类诉求1619项。引进金融、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企业11家。出口加工区完成“金关二期”系统切换,通关效率大幅提升。新设外资企业61家,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2.3%。

亮点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

深化土地整备机制改革,创新“先整备后统筹”机制,有序推进5个片区352万平方米潜力地块土地整备;完成土地整备入库813.4万平方米。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出台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和正负面清单操作规则,推动城市更新公共配套建设标准提升。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改革,所有审批事项办结期限压缩50%以上。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时空信息云平台等上线运行。深化民生诉求分拨指挥系统建设,民生诉求受理告知率、反馈率和办结率均达100%。

亮点五: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深化与港澳地区合作,设立区港澳专家顾问委员会,推进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大学、港交所等合作,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深澳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加快整合国际创新资源,成功引进澳大利亚蒙纳士科技转化研究院、哥本哈根大学尼奥基因组学研究中心。成立深圳技术大学德国国际合作办公室。与硅谷知名风投机构合作共建全球创新项目遴选平台。全市首个区级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工作站揭牌成立。务实推进区域协作,深惠边界争议地问题基本解决;深化与汕尾陆河对口帮扶、广西田东扶贫协作以及黑龙江五常市对口合作,陆河螺溪谷开业运营,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实现产值118.2亿元。

亮点六:高水平推进城区规划建设,城区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

成立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实施总设计师制。坪山中心区获批扩容至24.08平方公里。坪山大道综合改造及南段建设深入推进,“示范路、特色街”陆续完工。坪山站新增往长沙等地首发列次,停靠车次增加至99列次;地铁14、16号线开工,云巴1号线规划获批。建成道路11条,打通断头路8条,南坪三期水官至龙坪立交段通车在即,坪盐通道马峦山隧道实现贯通,东部过境、外环高速等加快推进。新增区际公交快线9条,公交站点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4.2%。启动“百园计划”,完成11个公园改造,新建社区公园3个、“花漾街区”6个、街心花园12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5.5%。

亮点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57宗“回头看”交办案件全部办结。提前一个半月完成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建筑拆除处置,圆满完成金成村整村搬迁等硬任务。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基本完成,建成污水管网228公里,完成正本清源改造项目453个。开展“利剑二号”等专项行动,办理坪山首宗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淘汰重污染企业6家、“小散乱污”企业111家。落实“深圳蓝”计划,加强工地扬尘治理,上线环境质量管理APP,实现空气质量动态监测。完成2个工业园区循环化项目改造。推进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完成12座垃圾转运站升级。加快20个既有设施海绵化改造,新增海绵城市面积4.1平方公里。

亮点八:扎实推进城区管理治理,城市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推进66个城中村综合治理,茜坑项目正式运营,完成“三线”整治项目20个、天然气改造项目12个,城中村物业管理覆盖率达60%。成功应对“8.31”特大暴雨、“山竹”台风等极端天气,实现“不死一人、城市安全运行”。开展粉尘涉爆、道路交通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坑梓特勤、大万消防站完成主体建设,坑梓消防站投入使用。保持违建“零增量”,实现“减存量”114.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设立和谐劳动关系奖,成功化解系列矛盾纠纷。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恶犯罪团伙、集团31个,两抢、两盗警情下降52.4%和35.3%。

亮点九: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完成民生实事21项,办理民生微实事448项。坪山实验学校南校区、马峦小学投入使用,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小学初中部、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落户,6所学校动工建设;第一幼教集团组建运行,新增公办幼儿园4所;面向全国新引进一批名校长,178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加入区教师队伍;开展公办民办学校结对帮扶。区妇女儿童医院开工建设,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等新、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引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星荣影像会诊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名医团队。坪山文化综合体即将开放,龙田文旅小镇建成开街。坪山展区首次亮相文博会主会场。坪山网球公开赛、大万世居音乐会等活动精彩不断。聚龙熟食中心投入使用。区养老院启动建设。建设筹集人才和保障性住房8539套,供应2486套。城镇登记失业率低至0.71%,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归零。此外,信访、计生、民族、宗教、外事、港澳台侨、双拥、国防动员、档案、史志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编辑 罗越

(作者:​读特记者 肖雄鹏 罗国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