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36周年献礼 ③:深圳,你是我的家园

2016-08-26 17:57
摘要

特区36周年献礼 ③:深圳,你是我的家园

接着25日推出的《深圳,梦起航的地方》,读特今日推出特区36周年献礼最后一个视频——

深圳,你是我的家园

我叫刘廷芳,今年72岁了,1982年调到深圳特区报,是特区报的第一批摄影记者,2004年退休。

我也算是叫半路出家吧,我在部队的时候是放电影的,搞宣传,后来到军营服务社搞摄影,搞人像摄影。所以就这样,后来就调到特区报来。当时都是为了闯这个新天地嘛。当时我三十岁,感觉还很年轻。

刚来深圳的时候,那时深圳是一片工地,到处都在推土啊,建房子啊,修路啊,一片黄土飞扬。特别是要下雨的话,走路都难走。当时特区报的记者都配单车的,到了下雨的时候,那个单车轮上,黄泥结在那里,推都推不动,别说骑了。

这幅是全国首次拍卖土地的照片。1987年12月1号,在深圳会堂。当时全国新闻媒体,还有港澳的都来了。当时我拍这张照片在全国获了新闻二等奖。这副作品后来收藏到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典型瞬间』这幅画册里面去了。

很经典的这个,这部老相机啊,如果现在有人找你买走,你舍得卖吗?不卖啦,保留起来。(多少钱都不卖)是啊。自己用过的东西,保留起来。

喜欢摄影,因为摄影能把事实记录下来,今天的事实就是明天的历史了。我平时出去也带上照相机,看到有些新面貌,特区的新的建筑、变化。我都会拍一些。会一直拍下去的。

小平同志两次来深圳,决定了深圳的命运。第一次来在离别的时候,我还给他拍了合影照片。

深圳的变化从八十年代到现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表面上来看楼更高了、路更宽了、房子更多了。但实际上是我们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提高了,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才是最要紧。

假如人生还有第二次选择,我一定还要来深圳,参加深圳特区的建设。

编辑 高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