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ESG选投资标的,或会成为主流

读特记者 熊子恒
2019-01-20 18:53
摘要

跳出单纯的财务指标来选择投资标的,围绕ESG(环境、社会、治理)的投资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

*ST长生遭强制退市成为上周市场关注的焦点,即便是业绩白马,公司治理暗藏缺陷的上市企业也存在着巨大风险。

跳出单纯的财务指标来选择投资标的,围绕ESG(环境、社会、治理)的投资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日前在深圳举行的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行政处罚高峰论坛上,来自学界与业界的专家们围绕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进行了探讨,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与相关评价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市场重视。

ESG走入投资者视野

ESG包括企业环境责任、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责任三大维度,随着A股纳入MSCI与富时罗素指数,国际化程度深化令这个"高大上"的词语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熟知。

推进ESG投资理念,这对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2018年中, A股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接近30%,但其中自愿披露比例依然较低。

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表示,目前,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超过1700家投资机构签订了PRI投资伙伴关系,包括众多知名金融机构和养老基金等都将ESG理念纳入其研究和投资决策体系中,而众多国家的证券交易所及监管机构也相继制定政策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自愿自主或者强制性披露ESG相关信息。

"在我国国内,ESG投资仍属于发展初期,今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显现,相关政策文件的约束强化,上市公司对于社会责任报告及相关ESG信息的自主披露积极性有所提升。"李维安指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德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桂敏指出,信息披露不规范是证券类行政违法的高发区,信息披露相关案件违法手段呈现出涉及领域广、造假手段不断翻新、信息披露异化为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工具等特点,成为证券行政违法高发区。

ESG投资存超额收益机会

传统的投资方式,无非是围绕财务状况、盈利水平、行业发展空间等因素来评价上市公司,进而做出投资决策。而ESG投资则是要求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因素纳入到投资的评估决策中,并以社会公益、环境保护和公司治理优秀的企业为投资对象。

在受访投资机构看来,在ESG领先的上市公司本身具备一定竞争优势,ESG投资也将在未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兴全基金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ESG领域或是履行社会责任领先的上市公司往往是发展情况较好,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因为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越多履行社会责任,往往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越规范,这样的上市公司也将不断受到投资者仍认可,成为未来投资主流。

在前段时间,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中国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专门围绕ESG进了相关分析。《报告》显示,高达96%的投资机构认为履行ESG责任投资对上市公司改善绩效具有意义。

"可持续水平高的公司比可持续水平低的公司在投资收益上的表现更好,ESG投资理念在诸多市场上,尤其是新兴市场,存在可获得超额回报的投资机会。"李维安指出。

中证财通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数,就是运用ESG方法对沪深300样本公司评级,并选取成分股。数据显示,以2011年6月作为起始点,截至今年1月16日,ESG40、ESG100指数收益率均跑赢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

推动相关评价体系建设

在业内人士看来,ESG有助于帮助企业完成现代公司治理,优化企业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科学制定与实施战略,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并未形成有关ESG完整的评价体系。《报告》指出,我国当前还未针对ESG信息披露出台专门法律法规,现阶段国内专门针对上市公司进行ESG指标评价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李维安表示,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的践行与披露都缺少一定指引标准,社会责任或ESG评价,都缺少一套成熟的指标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治理评价体系就为评估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向。

"推进绿色治理不意味着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去约束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而是进一步通过创新技术方法和模式促进国民经济永续发展。" 李维安指出。

结合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的环境特点,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绿色治理评价课题组设计出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评价系统,包括绿色治理架构、绿色治理机制、绿色治理效能和绿色治理责任四大维度,并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绿色治理指数。基于对2017年社会责任报告的研究,深圳上市公司的绿色治理指数为55.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记者 熊子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