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垃圾没地方倒了。”“公园门口居然堆了上千吨垃圾”。最近,我市多个片区市民反映,小区门口、公园等多地堆满生活垃圾,散发恶臭,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可以说,生活垃圾处理已经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
去年12月,我市多家媒体就区龙华垃圾围城问题进行多次报道,今年1月8日,有市民反映,位于龙华区的南园公园,垃圾堆积如山,连公园正门都被堵住。记者在走访后发现,南园公园附近有一垃圾转运站,上千吨垃圾从转运站门口堆放到南园公园门口,形成一条长50米左右的垃圾带,现场约有上千吨垃圾。
另外,有市民反映,在龙华区的宇峰苑小区门口,有成堆的垃圾堆积。同样的,在优品建筑小区,大量的成袋垃圾堆放在大门口的景观池内。福景花园小区也面临同样问题。
对此,此前龙华区相关部门表示,鉴于下坪、老虎坑受纳场对龙华内生活垃圾实行限量及减量进场,因此辖区内的生活垃圾清运无法日产日清,滞留的部分垃圾只得临时堆放在垃圾转运站、小区或者是道路上。
除了龙华区,在我市宝安、龙岗等地,也存在类似问题,成为市民投诉比较中的环境问题。
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正在参加今年“两会”的深圳市人大代表钟华表示,从市民投诉中可以看出,目前,深圳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城市垃圾的增长水平,需要加大力度从多方面破旧这一城市难题。
钟华认为,解决垃圾问题要从三点入手解决。
第一,加快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引进世界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深圳运行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有5座,填埋场3座,都处于满负荷的运作状态。目前正在新建或扩建3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别为深圳市妈湾城市能源生态园、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和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焚烧发电不仅可以实现垃圾减量80%以上,节约填埋用地、减少污染,还可以产生发电效益。
第二,异地拓宽垃圾填埋场。深圳人多地少,可异地修建垃圾填埋场,在深圳临近的区域寻找合适的位置。
另外,还要加快实施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目前,深圳在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以此减轻垃圾处理的压力,但推行仍有困难,部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弱。“如果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垃圾分类意识,那么这种垃圾分类的意识在以后可能就成为习惯。”他认为,处理垃圾问题必须具有前瞻性,不能只是被动救火。
编辑 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