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哥特搜|社会各界伸援手 助公益调解“狂人”纾困

读特首席记者 谷少传 文/图
2019-01-14 17:23
摘要

​1月13日,读特客户端报道了《他调解了深圳八成医疗纠纷 如今无奈租住城中村女儿读书靠资助》,后续暖人的一幕幕出现了。

1月13日,读特客户端以《他调解了深圳八成医疗纠纷 如今无奈租住城中村女儿读书靠资助》为题,报道了深圳纯公益的社会组织——深圳市谐和医患关系协调中心陷入困境的情况。该中心承担了深圳大部分了医疗纠纷的调解,以客观中立的立场态度赢得了医患双方的高度认同,但由于缺乏资金来源,员工工资已经大半年没有发了,相继有员工离开,而中心负责人吴毅为此变成了贫困户,连孩子读大学都需要别人资助。

报道发出后,在网友和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一方面他们为这个社会组织为社会所做的贡献点赞,另一方面为它陷入困境积极伸出援手,有市人大代表准备将这个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反映,更有专业人士提供了多条资金纾困之路,这都让中心负责人吴毅内心燃起了希望。

深圳市谐和医患关系协调中心成立时场景。

人大代表们表示“声援”

“吴主任刚刚处理了我们医院的一宗医疗纠纷,可以说处理得非常好。但我们没想到,他们因为资金问题竟然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我觉得我们有义务帮助他,因为他们做的事情涉及社会的公平公正,无论对医院还是患者,都很重要!”南澳医院医务科相关负责人屠先生在看了报道后,对记者说。

据屠主任介绍,南澳医院最近发生一单患者意外死亡的纠纷,从出警到结案前后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从事件一发生医院就及时报了案,这个事件患方来了20多人,吴毅立即和同事介入,首先与这20多人沟通的是谐和医调委,医患双方都按照沟通的结果积极配合,避免了医患双方直接面对,纠缠不清的局面。

整个事件在医院绝大多数人都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结案了,可以说是风平浪静。整个事件从发生到结束,医院一直秩序井然,没有打砸、吵闹等恶性行为,这给了其他患者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也给了医务工作者一个安心的工作环境。

由于亲身经历吴毅调解医疗纠纷过程,屠先生深感他的不易,在看到报道了解吴毅团队所面临的困境后,他主动联系了一位市人大代表,这位代表拟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相关建议。

而深圳市知名人大代表杨勤在看了读特相关报道后,也表示,吴毅和他的团队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曾经是深圳市福田区多层次人民调解队伍的先进典型,他表示,会利用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为吴毅鼓与呼,帮助他走出困境。

当事人在中心进行调解。

市民捐款专家支招

而不少市民在看了报道后,也纷纷表达敬意,更有不少市民给吴毅捐款,希望能帮助他度过难关,截止14日下午,捐款已近万元。

而深圳木棉花中医馆负责人孙怀安在看了本报电话后,给记者打来电话,说看了报道很感动,他想解决吴毅女儿春节回家的交通的费用,然后约定15日上午去吴毅的办公室看看,再和他详细聊聊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相信,吴毅做的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应该有条道路可以让其可持续发展。

深圳知名社会组织研究专家范军告诉记者,深圳市谐和医患关系协调中心是我市重点社会组织,深圳其他社会组织的经费问题,大多都是通过政府项目和服务购买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加上自身的造血功能来解决资金问题。但是,深圳市谐和医患关系协调中心作为"主持公道"的中立第三方,必须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保证其公正性、中立性,尤其是公信力。

为此,范军提出,各区级政府应综合统筹官方、行业和民间医疗纠纷调解的服务体系,在资金支持、队伍建设、规范流程和评估标准上进行整合。合理利用社会慈善公益资金,对公益医调机构进行多维度支持,既要保存其独立性,又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深圳华强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深圳有众多基金会,深圳市谐和医患关系协调中心可以和腾讯公益基金会,一基金,红十字会等合作,成为他们旗下的公益组织,这样就能保证资金来源,又能壮大自身力量。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谷少传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