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要出侦探小说,秦文君改写留守儿童主题,常新港不写校园成长故事了,封笔十年的张牧笛要重出江湖……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炸裂级新闻集中爆。
1月10日下午,天天出版社召开以“儿童文学黄金时代的代际对话”为题的2019原创力作发布会,曹文轩、秦文君、常新港、殷健灵、迟慧、刘耀辉、常笑予和张牧笛代表的中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的新生代力量分别新作与现场读者见面。
曹文轩:春节后捧出《草鞋湾》
中国安徒生奖第一人曹文轩刚一露面就被求签名求合影的粉丝团团围住。2019年曹文轩老师的“新小说”系列将再添新成员——《草鞋湾》,它是曹文轩首次尝试侦探题材的儿童长篇小说。
“草鞋湾是上海的一个地名,在中山南路。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上海,写一个私家侦探跟他儿子的故事。因为现在私家侦探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旧上海私家侦探跟警察署之间有非常诙谐的关系,这个故事只能放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旧上海。”曹文轩在发布会上说。
“我自己觉得这个故事非常好,但是你让我说出来,那不就把我书里的内容都透露了吗?我只能说主人公是一个私家侦探和一个叫(沙小丘)的儿子。”谈及新书内容,曹老师微笑着在现场卖起了关子。
主持人调侃这部书拖了太多,《草鞋湾》会成“拖鞋湾”。曹文轩哈哈一笑说:“我正在写,感觉挺不错,写得很顺畅。估计春节后就拿出来了。”看来读者朋友们只好在春节后跟随书中的私家侦探,追随线索破解谜题。
秦文君:“我觉得我非写不可了”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和文学学者刘耀辉现场都收到一个雄鹰雕像,鹰象征着坚韧和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在2019年两位老师的新作中都恰恰体现了这样的精神。
“我写作38年,前面的30年我都是一心一意写现实主义的作品,但是后面的8年慢慢有点变了,我尝试写一写幻想的作品。我经过的题材我反复去写,有的人说是在一块地里耕种,我如果看到有更好的地我也想去种一些东西,给自己创造一种不同的人生的感觉。”秦文君说。
但是《云三彩》是现实的。在新作中,秦文君首次将目光对准因父母工作变化,从乡村来到大城市生活的儿童,这在中国是一个庞大、沉默、且被忽视的群体。该书讲述一个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12岁农村少女三彩,被父母以“帮工”的意图接来上海照顾弟弟,乡村与城市的强烈反差,传统价值观与新女性意识的对撞,都写的入木三分。
“我为什么要丢掉我非常热衷的东西写《云三彩》呢?其实我追踪外来的农村的孩子到城里来已经大概有20年左右了,而且我的人物都是有定点的。在20年前我采访的她,到现在我还跟她有联系。我后来就想有些故事一直在我心里我再不写的话就烂掉了。”秦文君说:“实际上《云三彩》是写了一个女孩的觉醒。我觉得非写不可了,我就把它一鼓作气写完了。”
成长的色彩与快乐
《黑猫叫醒我》是常笑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为一个独自长大的90后,写给世界和自己童年的一份告白书。故事讲述一个家有虎爸虎妈的乖乖女,跟随一只黑猫穿越不同空间寻找“完美父母”“完美生活”的历程。常笑予说,故事中小主人公孩子的一面被削弱了,父母权威的一面也被削弱了,他们有着换位思考的相处过程,相信在和父母相处中有困惑的读者,读过这个故事,会试着去理解父母,并有所收获。
《野云船》是刘耀辉酝酿五年的作品,讲述一群海岛少年的真实生活,为创作这个故事,他到青山渔村,去做了很多采风活动,和当地的孩子们交朋友,试图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
“成长小说”天王常新港和成长“摆渡人”殷健灵现场收到了一份马卡龙,色彩斑斓又甜蜜的点心,寓意是在苦难童年的经历中,寻找色彩与快乐,因为今年两位老师都带来了有着战争历史背景的长篇小说。
常新港的《寒风暖鸽》以哈尔滨光复为背景,讲述中国、苏联和犹太三个孩子所经历的动荡,从他们的眼中见证新中国历史。常新港老师说,在那个时代生活的孩子要经受两种酷寒,一种是大自然的寒,一种是历史背景下的寒。经历过这双重寒冷的人,才能真正的长大。他还希望今天的中国的孩子能够慢慢的阅读这本书,感受到人生是有那样的寒冷,让他们能珍惜今天的温暖。
殷健灵的《彩虹嘴》名字取自上海虹口,在二战时期遭到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四处逃难,当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拒绝了他们,只有上海敞开了大门。而虹口地区曾经是在上海的犹太人聚集最多的地方,书中主人公薇拉是这样一个生活在那里的犹太女孩。殷健灵说,这个故事不仅表现战争和纳粹可怕,更想写出童年的倔强和明亮,也想写人在战争过程当中的乐观、勇气和智慧,以及跨越时代和国别的永恒的人道主义。
经历时间的积淀
童话名家迟慧和年少成名的作家张牧笛,现场都收到了一个沙漏。沙漏代表了时间与等待,这也正是两位的新作以及独特人生经历的抽象概念。
迟慧借新作《慢小孩》表达了自己的教育观,她希望成年人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孩子,去发现孩子,去尊重孩子的独特成长方式。在这部作品当中,主要关注的是以慢小孩为代表的与众不同的小孩,跟那些早慧的孩子相比,慢小孩的成长是比较艰辛的。这本书就是为这部分孩子的成长而作。
封笔十年的张牧笛经过时间的积淀,和自我的修行与成长,打算从今年起,在天天出版社重新出发,这本《万花筒》说的是一个90岁的老婆婆已经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没有乐趣,身体也不好,但是突然有一天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一个万花筒,通过这个万花筒进到了万花筒中的世界,这个奇妙之旅让她重新找回了生命的热情。这个故事也是张牧笛对自己和读者的祝福,希望每一个人无论年纪有多大,活着的每一天都能快乐且有意义的度过。
“这么多年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天天出版社一直在追求高质量的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出版。我们也无比期待,作家们2019年的新作能带给读者更多更美好的阅读体验。”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在致辞中说。
编辑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