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长期饮用东江水的深圳市民有望换换口味了!读特记者24日从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了解到,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告已经发布,从23日起10个工作日内征求公众意见。
公告显示,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计划在西江下游的鲤鱼洲取水,通过长达92公里的输水干线向东依次为广州南沙、东莞和深圳供水。整个工程总投资达到346亿元,工期预计5年。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提出的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也是国务院要求加快建设的全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2015年8月,省政府建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读特记者了解到,工程总引水流量规模为80立方米/秒,其中供南沙新区20立方米/秒,深圳35立方米/秒,东莞25立方米/秒,同时考虑广州市番禺区和香港的应急备用,相应流量规模为10立方米/秒。
公告显示,推荐的北线方案从西江干流取水,取水口位于顺德区龙江镇和杏坛镇交界处的西江江中小岛鲤鱼洲岛,通过鲤鱼洲取水泵站加压后,先后穿过顺德区、南沙区、番禺区、东莞市和深圳光明新区,最后到达罗田水库,输水干线总长92公里;南沙交水点为新建的高新沙围水库,东莞交水点为松木山水库,深圳交水点为新建的公明水库。
此外,还需建设南沙支线4.7公里,罗田水库至东莞松木山水库的东莞支线5公里,以及罗田水库至深圳公明水库的深圳支线12.8公里。
这样的话我问题来了:西江是否有足够多的水量供这么多地区取水呢?
公告透露,在工程运行方面,当控制水文站点思贤滘(马口+三水站)来水量大于2500立方米/秒流量时,工程按需要引水,最大为80立方米/秒。小于2500立方米/秒流量时,工程停止取水供给深圳和东莞,仅取水20立方米/秒供给南沙。
这意味着,如果西江来水减少时,工程首先保证的是南沙供水。此外,为了避免水质污染,工程将采用专用管道封闭输水。
读特记者查阅资料显示,西江的水流量是东江的25倍、北江的30倍、流溪河的150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对其连续23年的水质检测结果显示,西江水质常年处于国家饮用水Ⅱ类水源水平,个别指标达到Ⅰ类。
根据广东省水利厅有关专家介绍,通过实施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可有效改变广州市南沙区从北江下游沙湾水道取水及深圳市、东莞市从东江取水的单一供水格局,解决城市经济发展的缺水矛盾,提高供水安全性和应急备用保障能力,适当改善东江下游河道枯水期生态环境流量。
编辑 波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