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永宁做客龙华传统文化大讲堂 分享文史知识与古诗阅读

读特记者 张尉心 杨明铭 通讯员 墨荷 文/图
2019-01-02 21:03
摘要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问永宁教授以“文史知识与古诗阅读”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

1月2日,由深圳龙华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主办,龙华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龙华区民治街道办事处、秦韵文化机构共同承办的第24期龙华传统文化大讲堂在民治街道牛栏前学校开讲。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问永宁教授以“文史知识与古诗阅读”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

“说起古诗词,我们都会感叹古人可以通过文字将情感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一个字的差别就可以影响一句诗词、甚至是一首诗的意境。”问永宁说,古诗词意境之美之所以深受现代人喜爱,一个重要因素是其绝妙的词藻,给人带来灵魂上的震撼。他认为,读古诗词,就是走到艺术的深处,享受它带来的快乐。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解剖诗句,感悟哲理。再进一步,还需要有多种知识储备,如具有版本意识了解文本流变,关注用典并懂得一些名物制度,还要了解民俗知识,这就要把握思想史,须具备一定的宗教知识和语言知识。

两个小时的讲座中,问永宁教授精选李清照《如梦令》、朱熹《观书有感》、杜牧《过华清宫》、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六)等经典古诗词,与在座同学们一同赏析。

据了解,龙华区《传统文化大讲堂》是2018年龙华区“五彩周末”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之一,每周举办一场,至此全部24期传统文化大讲堂已经圆满完结,先后有杨争光、段亚兵、韩望喜、章必功、陶一桃、杨宏海、尹昌龙、南翔、胡野秋、王振文等名家、学者、教授登上传统文化大讲堂,为龙华区相关街道、社区、机关、学校的听众带去传统国学讲座,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编辑 李林夕

(作者:读特记者 张尉心 杨明铭 通讯员 墨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