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香港检出日本吞拿鱼水银含量超出法例标准

读特驻港澳记者 啸洋 文/图
2018-12-28 22:28
摘要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12月28日发布消息说,一个由日本进口的冷藏吞拿鱼样本被检出金属杂质汞(俗称“水银”)的含量超出法例标准。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12月28日发布消息说,一个由日本进口的冷藏吞拿鱼样本被检出金属杂质汞(俗称“水银”)的含量超出法例标准。该中心正跟进事件。该中心发言人说,本中心透过恒常的食物监察计划,从进口层面抽取上述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样本含百万分之零点七一的汞,超出法例标准的百万分之零点五。发言人表示,本中心已知会涉事进口商上述违规情况,并要求其停售有关产品。

发言人指出,汞可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发育中的脑部。摄取大量的汞会影响胎儿脑部发育,对成人则会损害其视力、听觉、肌肉协调性和记忆力。另外,一些国际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指出,进食捕猎性鱼类是人类摄入汞的主要途径。中心的总膳食研究报告亦指出体型较大或捕猎性鱼类的汞含量可能较高(例如吞拿鱼、金目鲷、鲨鱼、剑鱼、旗鱼、橘棘鲷和大王马鲛鱼等)。因此,较容易受汞影响的人士,包括孕妇、计划怀孕的妇女和幼童等,在选择鱼类时应首选体型较小的鱼类,避免进食上述汞含量可能较高的鱼类,从而减低因摄入过量金属污染物以致损害胎儿和婴幼儿健康的风险。

根据香港《食物搀杂(金属杂质含量)规例》,任何人如售卖金属杂质浓度高于法定上限水平的食物,即属违法,违例者会被检控。一经定罪,最高可处罚款5万元及监禁6个月。

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发言人强调,市民应保持均衡及多元化的饮食。为减低摄入过量金属污染物的风险,孕妇、计划怀孕的妇女和幼童等应避免进食体型较大或捕猎性鱼类。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将继续跟进事件和采取适当行动。目前,调查仍然继续。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驻港澳记者 啸洋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