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了《2018年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项目名单》,奥比中光的申报项目“高性能、低功耗微型3D深度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作为深圳经信委初选通过的三个项目之一,最终成功入选工信部名单中的“关键技术突破类”项目,也是该类别中深圳地区唯一入选的项目。
(奥比中光申报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2018年物联网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项目名单”)
据悉,工信部本次项目评选旨在围绕物联网重点领域应用、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征集一批具有技术先进性,示范效果突出、产业带动性强、可规模化应用的物联网创新项目,历经项目推荐、综合评审和网上公示等多个环节。
对于名单中的入选项目,工信部在公告中鼓励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项目推荐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持续加强对入选项目的跟踪支持,做好项目经验总结推广,深化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
“高性能、低功耗微型3D深度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作为AI 3D传感领域的领军企业,奥比中光推出“高性能、低功耗微型3D深度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旨在研发面向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消费级微型高分辨率、高精度3D传感器与相关智能识别算法,并迅速实现量产,以作为物联网智能终端的视觉系统,实现人脸识别、手势交互、3D扫描、行为分析等功能。
(奥比中光3D传感摄像头系统架构图)
本项目主要分为三个研究方向。第一是基于结构光技术的嵌入式3D摄像头硬件开发,做到体积小、功耗低、精度高,以满足物联网智能终端的适配要求;第二是基于3D信息的识别、交互软件开发,开发出配套的3D摄像头SDK系统以及识别、交互等中间件,以降低物联网智能终端集成产商对3D摄像头与终端硬件之间的集成应用难度;第三是面向3D摄像头产业化的高端制造工艺开发及产线搭建,涉及到光学检测、精密定位与安装、抗摔与老化测试等多种工艺的开发,以及无尘、高效车间与产线的搭建等工作,实现产品规模化量产,推动3D视觉技术在物联网行业的普及与商业化落地。
3D传感技术赋能物联网行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自2017年开始,“AIoT”一词便开始频频刷屏,“AIoT”即“AI+IoT”,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融合。在其发展过程中,IoT主要负责感知数据收集,并通过传感器不断将新数据上传至云端;AI主要负责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生成所需的信息并继续积累知识,实现智能化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
3D传感技术作为人工智能视觉核心技术,是AIoT的感知入口,能够赋予物联网智能终端一双“3D智慧之眼”。基于“3D智慧之眼”,物联网智能终端可获取空间、物体及人体的三维信息,实现空间三维建模、物品识别、3D投影交互等更多功能应用,真正解决用户痛点,驱动物联网行业向智能化、规模化、人性化方向快速发展。未来,奥比中光将基于泛在数据连接、融合,致力于推动“3D+AIoT”的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从一个3D视觉技术提供者,迅速转变成为AIoT生态圈的引领者,助推新技术赋能产业革命,与生态圈合作伙伴实现”共创、共享、共赢“ 。
编辑 赵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