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常力做客龙华传统文化大讲堂 分享《史记》里的智慧

读特记者 张尉心 杨明铭 文/图
2018-12-27 00:26
摘要

文化学者史常力做客龙华传统文化大讲堂|分享《史记》里的智慧 读特记者 张尉心 杨明铭 文/图 日前,由龙华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主办,龙华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龙华街道办事处、秦韵文化机构共同承办的第23期“传统文化大讲堂”在龙华文化艺术中心开讲

日前,由龙华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主办,龙华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龙华街道办事处、秦韵文化机构共同承办的第23期“传统文化大讲堂”在龙华文化艺术中心开讲。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史常力教授以《<史记>里的智慧》为题,为龙华听众带去一堂生动的国学课。

“悠久的华夏历史长河,要论最权威的中国历史编写者,当属太史公司马迁。”史常力说,《史记》不仅内容翔实可靠,而且文字生动优美,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

史常力认为,《史记》能成为从古到今受推崇的经典之作,除了承载了三千年华夏历史,全面展现了帝国的治乱兴亡、朝代更替、庙堂权术、江湖生存的原始形态,还因为它展现了智谋、心力、情感、品质等人性文化的潜规则。“知源流,明因果,识人性,观成败。历史的经验可以用来弥补人性的弱点,让我们游走于世情的边缘,寻找属于自己的心路历程。《史记》的成功,不仅证明司马迁是一位有着宏伟志向的生活强者,也体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史常力在讲座中说。

在讲解《史记》内容的同时,史常力也与听众探讨《史记》创作背后的故事。“‘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这是对汉武帝的宣战,是思想、意志、智慧对强权的宣战。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应该是庄重的。也许这就是司马迁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史常力说。

【延伸阅读】

史常力讲《史记》:这些经典名句出自《史记》

《史记》的文学价值非常高,其中许多名言警句两千年来依然被人们熟知熟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论》。这是用来评价飞将军李广的,意思是说品德高尚正直的人,用不着自我宣传,人们自然会尊重和归附于他。强调要能够重视品德的砺炼,以德立身。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这话直白、大气,直击社会弊端的要害。王侯将相,富贵高大的人物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都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激励那些身处底层而拥有梦想的人去努力奋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句话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观点,指出了事物的两面性 ,也警示人们不要自以为是,遇事必须反复思考,也不能轻视愚笨的人,有时他们的思考也是有价值的。史记中很多名言其实是司马迁在借古人之口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既可以作为劝告人们厚积薄发的良言,也可以作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后,立志成大业的决心宣告。同时也经常用来评价那些默默无闻却又最终声名鹊起的人物。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是汉高祖刘邦对麾下谋士张良的评价。这句话一直被用来评价那些多谋善断的谋士或智者,直到今天仍被运用,是对人很高的评价。

编辑 詹婉容

(作者:读特记者 张尉心 杨明铭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