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文化”成了“万千宠爱”,“古琴热”经历了什么?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视频 胡蕾/图
2018-12-26 09:58

在匆匆的年代里,偶尔停下脚步,喝茶谈琴,度过一个奢侈的下午。日前,古琴家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姚公白先生,在深圳南山谷风琴舍以琴会友,高山流水觅知音,并以“琴乐流派的传承与发展”为题,讲述“琴文化”的发展历史。本次活动由深圳市社会组织学院、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文体专业委员会主办,谷风琴舍承办。

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拥有超过三千年历史。琴棋书画,琴居首,在古代它是文人、士大夫们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器物。千百年来,历史更迭,古琴却延绵不绝,从未失传。近年来,学习古琴的人越来越多。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琴,正从“小众文化”逐渐变成“万千宠爱”。



从一致到“不一致”

如果从未接触过古琴,打开一本古琴谱会瞬间被弄晕。琴谱上是一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字符,看似汉字又非汉字。现代琴谱,除了添加简谱,那些天书一般的字符依然存在。原来,如今我们看到的古琴谱名曰减字谱,相传为唐人发明。减字谱一般为四部分,上方记录左手指法,下方纪录右手指法,左上为左手按弦用指,右上为所按徽位,下方外部为右手指法,内部为所弹、按弦。

由于琴谱只记录古琴的弦位、徽位和指法,无明确的节拍、速度标记,要靠演奏者根据自己的水平、经验来定拍、定句、定调,这一译谱过程叫打谱。

姚公白先生的父亲姚丙炎就是打谱大家。如今人们使用的琴谱上,也一定会标注“某某打谱”。姚公白告诉记者,一千个人弹奏同一首古琴曲,会有多种不同的演绎方法,出来的旋律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正是因为古琴琴谱没有像五线谱那样“面面俱到”,它留给琴家很大的“二次创作”空间,这就直接导致古琴演奏,绝不会千人一面。在 姚公白看来,中国人聪明绝顶,古琴谱之所以没有全面“规范”曲子,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愿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玄妙之处。”

在采访中, 姚公白先生告诉记者,他父亲教他弹琴,最初要求“一致”而到熟练掌握技法之后,父亲反而告诫他“一致就假”。“我父亲跟我说, 我们能完全一样吗?你的个性和我的个性会一样吗?经历不一样, 刻意的模仿就是假。弹琴必须是真性情的流露。父亲的座右铭 但教息妄,何必求真。影响我一生。”

到大学校园开设古琴课

古琴和其他乐器不同,古琴弹的不仅是琴或则旋律,更是个人的修为、气度、品行和眼界。姚公白先生建议大学生学琴。“古琴课应该开到大学校园去,文学系、历史系的同学尤其应该学琴。”姚公白先生表示,“学习古琴,如果没有中国传统哲学、文学、历史知识,就难以理解琴曲的内涵。”姚先生甚至不建议幼儿学琴,“小时候,打好文化基础。到大学再学都不迟。”

姚公白先生以其父姚丙炎为例说明文化才是古琴的根基。姚丙炎打谱堪称一绝。“我父亲打谱要做许多案头工作,从时代背景到人物小传再到指法技艺等,他的打谱后记,就是一篇学术研究文章。”为什么学古琴要“有文化”?这颇为类似读古文不知句读,没有文化积淀,便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仅看不懂琴谱,更遑论打谱,弹奏出自己的风格的古琴曲了。此外,在学习古琴的方法上, 姚公白先生更为推崇传统的“拜师学艺”“口传心授”。如今,以西方教育体系为基础的“学院派”教育, 姚公白先生认为也很好,只是“味道不同”罢了。

在琴乐的传承发展中,东西南北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铸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与地区方言,受地域文化习俗、民间音乐的影响,形成各地风格不同的古琴流派。唐宋以后,大多数古琴流派的称谓都与所处地域有关,如浙派,虞山派、蜀声、吴声等。而流派之说,都是源自于中国传统的“口传心授”。

“古琴当然不是神器, 只是它的确有别于其他乐器,既有文化性也有音乐性。”姚公白先生说。姚老师同时强调,古琴延续千年而不绝,是因为古琴的民众基础非常广。对于音乐院校开设古琴专业,姚公白双手点赞。但他同时也强调,“关键是怎么教,拿什么教的问题。古琴当然是乐器,有音乐性但更有文化性。”

“小众文化”成了“万千宠爱”

司马相如在《凤求凰》里写到:“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古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近年来,随着国学的复兴,作为传统文化“高士代表”的古琴也被推至台前。

姚公白先生1948年生于浙江杭州,自幼爱好音乐,从其父姚丙炎先生学琴,深得浙派姚门精髓,并曾受教于吴振平、张子谦先生。

先生受深厚家学功底浸润,继承了姚门的主要风格和内在韵味──节奏明快、细腻精当、清新淡雅、寓动于静,并以右手轻灵、下指干净、挥洒自如的特点著称,积数十年来操缦不辍、清心内养之功,渐入纯净自如之境,琴品如其人品,在传统琴人中独具一格,以弹奏姚丙炎先生打谱之琴曲最具心得。

姚公白先生的代表作有“胡笳”系列、《广陵散》、《乌夜啼》、《孤馆遇神》、《秋宵步月》等大小琴曲数十首, 又有自己打谱的《高山》、《鹤鸣九皋》、《泽畔吟》、《颐真》(均为《神奇秘谱》)等,对于古琴古指法、琴曲演变、律学等亦深有研究,颇具心得。

对于当下的“古琴热”,姚公白先生认为,这是好事,“这是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人们有钱有闲了,想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好事。要允许大家先进门,再慢慢熏陶。”但与此同时,姚公白先生也强调,琴是“小众文化”。为什么是小众文化?“纵观古琴发展史,在先秦时期,它是贵族身份象征;两汉时期,文人介入之后, 古琴变成了表志抒怀的载体;至晚清民国,还有人在弹琴。古琴更多的是琴家自我的抒发,它不是娱人而是悦己,这些都决定了它的小众。”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视频 胡蕾/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