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商誉减值成为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黑天鹅”。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末,A股公司商誉额创下历史新高,达到1.45万亿元。证监会此前对商誉减值的风险进行了提示,市场人士担心商誉减值风险年底将集中爆发。多位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将是商誉减值的高峰年。其中,创业板公司压力最大,预计创业板今年商誉减值金额244亿元。随着监管趋严,商誉减值范围和比例预计将扩大。
商誉是指上市公司并购时,支付收购价与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差额。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传媒、医药生物和计算机三个行业的商誉值均在1000亿元以上。这三个行业过去几年并购重组大量发生,从而产生较高的商誉额。截至2018年三季报,商誉占行业净资产比重前五位分别为传媒、医药、计算机、机械和汽车,占比分别为25.9%、22.2%、18.8%、13.5%和13%。
一、宏观面
1、昨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召开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资本市场,金融部门要加紧行动。当前资本市场风险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已经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改革面临有利时机。
2、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历补偿式高增长时代的保险业是否也要转型,又该如何转型?昨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时至今日,保险业粗放发展的弊端已经十分明显,有些方面还很严重。为此,要充分认识保险业发生的深刻变化,增强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
3、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18年12月20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500亿元逆回购操作。这也是央行连续第四天进行逆回购操作,本周以来已累计净投放5500亿元。
4、毫无疑问,去杠杆与货币政策关系密切。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再加上现在更加强调精准滴灌,杠杆率也就降下来了。笔者认为,现在的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结构性去杠杆的“同盟军”。这一方面有助于结构性去杠杆的深入展开,也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整体效应。
二、中观面
1、资产质量问题成为市场对银行板块投资最重要的评判因素。万联证券指出,在政府财政压力不断上升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现金流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明年这些传统低风险或者相对低风险的贷款的不良率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与之相应的是,银行的信用成本也将上升。
2、一边是产业链景气止跌回升,一边A股调整态势延续驱动资金避险。数据显示,昨日申万农林牧渔指数大涨1.66%,雄踞行业涨幅榜首位。业内人士认为,进入2019年,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退出招采的边际影响基本消失。短期来看,两节将至,猪肉迎来消费旺季,猪周期有望提前见底,迎来拐点。
3、玩家正增多,质押篮子正丰富,市场正活跃。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债市三方回购至今已半年有余,市场运行平稳有序。机构各方对于运用这一新工具热情大增的同时,也从各自展业的角度对激活这一新市场提出了诸多专业的建议。
4、上游动力煤价格旺季不旺,下游火电企业自然受益。近期,A股市场火电行业相关个股涨势明显。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当前国内多数电厂利润尚处盈亏平衡线以下,但相较去年同期亏损的情况已明显缓解。预计后市煤价将维持下行,对于火电企业股价有望形成支撑。
5、2018年已经临近尾声,“保壳”成了许多ST公司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这其中,*ST信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证监会立案调查尚无结论,银行账户多数被冻结,业绩逐渐下滑。2017年公司年报已经被出具非标意见,如果今年年报再次被出具非标意见,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暂停上市。
三、微观面
1、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二”中销售数据亮眼的南极人,面临铺天盖地的质疑。消费者认为,自己只是购买了南极人的“吊牌”,而非公司产品。这源自南极人品牌拥有者南极电商多年来的“品牌授权”商业模式。砍掉生产端和销售端的自营环节后,公司的“贴牌+供应链服务”轻资产运营使得毛利率、周转率均高于同行,却让消费者担心产品质量。
2、12月20日晚间,万丰奥威披露一份关于控股股东提议公司回购股份的提示性公告。该公告与其说是控股股东为了维护股价,倒不如说是为了自救。
3、控股股东上半年掏出9.57亿元参与精工钢构(600496)增发差点违约,年底又卖资产给上市公司拿回一半现金。钱回去了,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还增加了,老牌浙商精功集团的资本运作手法可谓娴熟。
编辑 李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