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医院却发现忘带诊疗卡?换了病历本想不起以往病史?换一家医院必须重复做检查?2019年,广东将逐步推进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实现全省看病“一码通”!这些不再是困扰!
19日,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全面上线暨信息便民“五个一”攻坚行动动员会在广州召开。记者获悉,2019年6月底前,广东将完成省级电子健康码管理平台建设,还将初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互联对接。2019年12月底前,广东将建成省级预约挂号平台,以后挂号再也不用到处找入口了!
全省看病“一码通”
目前,不少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诊疗信息化系统,以患者在该院办理的诊疗卡作为识别方式。但是跑的医院一多,手里的卡就成了麻烦。不少患者常常混淆不同医院的诊疗卡,还有患者到了医院才发现忘带,只能再回家一趟。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广东省卫健委正大力推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作为全省居民医疗健康服务的唯一标识,贯穿于居民全生命周期,一人一码,一次认证,全省通用。居民使用电子健康码可在全省任一医疗卫生机构预约挂号、就诊、检查、检验、取药、支付、信息查询,一码通用!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介绍,广东一直非常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出台“互联网+医疗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和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实施意见,完善智慧医院建设等一系列标准规范。省财政先后投入7亿元,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远程医疗平台、省级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实现了3112家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汇聚形成了全员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
段宇飞介绍,广东省信息便民“五个一”攻坚行动具体内容包括,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实现医疗健康服务“一码通用”;建设两级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一网联通”;优化再造服务流程,实现看病就医“一键诊疗”;推进远程医疗平台建设,实现远程医疗“一站会诊”;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服务”,并明确了攻坚行动时间表和路线图。
其中,电子健康码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广泛关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义平介绍,2019年1月底前,在深圳市试点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2019年6月底前,完成省级电子健康码管理平台建设,在广州、珠海、佛山、中山等四个地市全面应用。2019年12月底前,全省三级公立医院、50%以上的二级公立医院全面使用广东电子健康码,并逐步延伸至所有医疗卫生机构。
2019年12月底前建成省级预约挂号平台
近年来,广东一直致力于让挂号服务更便利。如今,全省69%的二级以上医院都开展了便民服务。此前,省卫健委上线“民声热线”时表示,广东已要求医院不能在晚上10时至凌晨6时集中放号源,让患者不必再凌晨抢号。
在未来,广东人挂号将更加便利。陈义平介绍,2019年6月底前,广东将初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互联对接,居民可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本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就诊信息。2019年12月底前,建成省级预约挂号平台,基本完成医疗数据采集。
其中,广东已建成平台的地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平台接入率达到90%以上;按照《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要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等5市的平台实现80%的应有功能,惠州、江门2市的平台实现60%的应有功能。
此外,广东还要求2019年6月底前,三级公立医院全部实现“一键诊疗”功能,预约诊疗精确到半小时以内。2019年12月底前,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江门等7个地市80%以上的二级公立医院要实现“一键诊疗”功能,其余地市要达到60%以上,预约诊疗精确到一小时以内。
在未来,远程会诊和网上诊疗都更加便利。2019年6月底前,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联通690个乡镇卫生院。2019年12月底,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联通1145个乡镇卫生院、2277个贫困村远程医疗全覆盖。2019年12月底前,各地级以上市50%三甲医院要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在线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网上健康咨询、随访管理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据介绍,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项目将分五年投入3.22亿元,覆盖20个省级医院、56个县级人民医院、1000多个镇村卫生机构,通过建立健全远程医疗政策管理体系、业务服务体系、信息技术体系和运维体系,逐步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的远程医疗互联互通,提供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手术示教等多种远程医疗服务,有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广东省远程医疗平台一期项目在2017年12月26日开始实施,包括20个省级医院、56个县级人民医院。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