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个“闹心”的孩子想要一个东西,他躺在地上耍“招”,家长为了哄他不哭不闹便答应了给他买。而乖巧的那个就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自己想了好久的东西,也认真地好好表现了,却还没要到,别人三分钟就弄到手了。
那一刻他虽然没说什么,但我们能懂他伤心的原因。因为乖巧的孩子从小也是一个试图以懂事来讨好成人世界的孩子,而这一刻的委屈和嫉妒却人人心疼。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只能认真完成任务,遵守规则,用完美的表现来争取糖。
他们压抑自己的欲望,小心翼翼地去讨好大人,却完全没有哭闹的孩子“嚷一下”效果好。
懂事的孩子,总是乖得让人心疼。一个懂事的孩子总是这样过分的“善解人意”,不敢去索取既不名正言顺又非理所应当的东西。一直都这么省心。
尽管是一个随身听,当他很想要的时候却没要到,后来他终于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随身听,可是时间已经不是那个时间了,也早已没有那种兴奋和冲动了。有些梦当时没有实现,往后都将是遗憾。
心理专家:
尽管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孩子的无理请求,我们需要一些条条规规让孩子学会遵守纪律。想要的东西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而不是通过耍小手段。案例中的家长错就错在,让孩子觉得其实自己可以不用那么认真的,别人可以通过耍“手段”得到想要的东西,自己也可以。有一些孩子会从此学会“变通”,而有一些孩子却觉得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下成长,面对原则性的问题不要退让,你的一次退让不止让顽皮的孩子学会以后也可以这样做,而对于乖巧的孩子来说这是一种心理伤害。
来源 信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