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社丨别让副业成“负”业
佘宗明
2022-06-09 13:52

拍短视频、做家教、兼职翻译、开网约车……疫情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计划或正在开展副业。据半月谈报道,部分年轻人通过合理规划在副业上尝到了甜头,但更多人因一时冲动让副业变成“负”业:有人因此误了主业,还有人被割了韭菜。

“斜杠青年”“副业刚需”……近年来,年轻人搞副业现象已蔚然成风。特别是灵活就业的趋势叠加疫情来袭的背景,更是让很多人对搞副业趋之若鹜。而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兴起,催生了柔性雇佣与灵活用工模式,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副业机会,人们可以开网约车、跑外卖,还可以做网络主播、做游戏代练……

热衷于搞副业,未必是坏事。在很多人厌倦了固定职业的枯燥无聊之时,副业带来了些许调和缓冲空间。更何况,现实中,有不少人是想通过Plan B抵御失业风险——副业对他们无异于“安全冗余”式的设计,可以让他们免于被裁员后的“硬着陆”风险。

可正因如此,人们更应警惕副业成“负”业。干副业的目的应是让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被“副业焦虑”带到坑里。

当下,有些机构、个人就把青年人的“副业焦虑”当成了商机,一边鼓吹搞副业是成年人应有的觉悟,一边兜售各类快速培训课程,玩的就是“对韭当割”的套路。你若脑袋一热就交钱,交上的没准就是智商税。

就算没有入坑,有些人在缺乏系统职业规划之下的盲目跟风,也很容易让自己被副业所误:看起来是技多不压身,实际上却是主业副业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成了“左摇右晃的半吊子”;看上去是赚了更多钱,实际上却是让自身业务能力停滞或衰退,最终伤害的是自己的长远职业前景。

罗曼·罗兰说:与其花许多时间与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对年轻人而言,搞副业没什么不妥,将副业变成主业也很正常,但比起盲目追求身兼数职、追求两栖身份,更优的选项是找到自己“可复制的能力内核”,锚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角色定位,将自身的核心能力做深做强,实现自我的持续成长。

(作者系知名评论员)

(原标题《别让副业成“负”业》)

编辑 编辑-许家宜(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佘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