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殷文学馆在河源开馆 王蒙:喜欢文学的人心肠会比较好

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叶丽婷 陈殷 文/图
2018-12-07 20:39
摘要

12月7日,萧殷文学研讨会暨萧殷文学馆开馆活动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视萧殷为第一恩师的王蒙,为萧殷文学馆揭幕并作精彩讲座。

萧殷文学馆揭幕

萧殷文学馆12月7日在广东省河源市开馆,当天,视萧殷为“第一恩师”的王蒙为萧殷文学馆揭幕并作讲座,吸粉无数。

“我看《阿Q正传》,最遗憾是他追求吴妈的失败,吴妈年轻守寡,阿Q正值青春年少,突然有一天,阿Q跪到吴妈面前说‘我要和你困觉’,那当然不行啊!失败的原因就是阿Q没有文学修养。如果阿Q对吴妈吟诵徐志摩的诗,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是你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12月7日上午,河源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全场数百名观众跟着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80余岁高龄的王蒙吟诵起徐志摩的诗作,如痴如醉。

王蒙在做“文学与生活”的讲座

当天,萧殷文学研讨会暨萧殷文学馆开馆活动在河源举行,视萧殷为第一恩师的王蒙,为萧殷文学馆揭幕并作精彩讲座。王蒙说,文学让我们多一个角度审视自己、了解自己,文学会净化我们的心灵,文学把人的思维推到极致,也是艺术的硬通货,他鼓励当今的年轻人都要多点亲近文学,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据介绍,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作家协会指导,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河源市委宣传部、河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河源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源市图书馆承办。中国作家协会为活动发来贺信。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参加活动并作专题讲座。《光明日报》原新闻报道策划部主任单三娅,广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广东省文联原主席、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斯奋,广东省作协原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研究员蔡运桂,萧殷儿女肖葵葵、陶萌萌等参加活动。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致欢迎辞,并向萧殷家属颁发感谢状。

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玲向萧殷的家属颁感谢状

萧殷,原名郑文生,1915年9月24日生于广东河源龙川县,是我国著名文艺评论家、作家,新中国广东文艺评论的开拓者之一,对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萧殷在文学界甘为“人梯”,用他的肩膀支撑很多年轻人登上文坛,成就了王蒙、唐达成、唐因、陈国凯、王杏元等一大批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王蒙视萧殷为“第一恩师”,他回忆说,1954年,他带着《青春万岁》的初稿去萧殷家,萧殷热情地肯定了他写小说的基础,表扬他有“艺术感觉”,但结构上有问题,故事缺乏主线,这句话令王蒙印象深刻,反复琢磨。当时,萧殷还提议,由作协出具公函, 给王蒙半年创作假以专心修改《青春万岁》,终于成就了一代名作《青春万岁》。一度,王蒙被划为“右派”,《青春万岁》的出版被搁浅,清样就一直保存在萧殷身边。1956年年底,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受围剿,萧殷又公开发文为王蒙辩护。

王蒙在参观萧殷文学馆展览

河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玲在致辞中表示,举办萧殷文学研讨会,就是要继承和弘扬萧殷的奋斗精神、批判精神、奉献精神,让萧殷形象走进新时代、感动新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河源将坚持“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光彩,让红色革命文化熠熠生辉,为河源建成“示范区”“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发挥好文化的引领、支撑和滋养作用。与会学者和专家高度评价了萧殷先生的历史贡献和萧殷精神对推动广东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创作推出更多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代表现代中国形象的优秀作品,推动新时代文艺工作创新发展。

河源市图书馆外景

同期,与会嘉宾为萧殷文学馆揭牌。萧殷文学馆位于河源市图书馆内,展出300多幅珍贵照片和各类文献物品,该馆也将成为国内收集和珍藏萧殷资料、开展萧殷文艺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由河源市图书馆编辑出版的《百年萧殷纪念文集》举行首发式。

据介绍,近年来,河源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厚植文化根基,河源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打造了河源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紫金花朝戏剧文化艺术周、阳明文化周等文化品牌活动,修缮了阮啸仙故居等一批红色革命遗址,举办了纪念阮啸仙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等活动,文化建设整体呈现繁荣活跃的局面。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叶丽婷 陈殷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