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企柴油机污染防治技术获“创蓝奖”入围奖

读特记者 李萍
2018-12-04 17:49
摘要

上榜的治霾“神技”还有这些

12月3日至4日,在京举办的创蓝国际清洁空气大会上,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联盟发布了第四届“创蓝奖”评选结果。其中,深圳市贝斯特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的柴车尾气后处理装置(加热器+DOC+CDPF)获第四届“创蓝奖”入围奖。

本届创蓝奖共征集到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12个国家的66项技术。最终,7项技术获创蓝奖,1项技术获创蓝“独角兽”奖,6项技术获创蓝“未来之星”奖,15项技术获得入围奖。

其中获奖的深企技术属于柴油机污染防治技术。组委会表示,近年来,机动车尾气排放在北、上、广、深等中国大中城市的“三高”现象(高增长率、高使用率、高密度)没有变化,污染物排放占比持续上升,而柴油机动车在中国的问题更加突出,如柴油车排放的颗粒物贡献超过了90%。非道路移动源(船舶、港口机械、农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数量十分可观且污染排放问题也十分严重。上海、深圳等重点省市已开始得用LNG等新燃料、安装DFP等手段控制和治理非道路移动源。

同时,本届创蓝奖颁给了城市环境PM2.5网格化监测技术、车载大气监测系统、XPO® 超低氮燃气燃烧器等。获奖技术涵盖了非电燃煤污染防治技术、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和VOCs治理技术等领域,正对应了当下空气污染治理过程中的热点领域。

如日本OSP有限公司的IER法VOC简易检测技术可以简便快速的测量TVOCs浓度,通过技术创新,克服了电化学传感器零点漂移的问题,特别适合现场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时使用。

内蒙古华蒙科创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型奶牛养殖场粪污分类处理技术模式精细化分类利用牧场粪污,将牧场粪污变废为宝,实现牧场的粪污转变为沼气、牛床垫料以及有机肥料,同时污水达标化排放。

其他四家获奖企业分别是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的城市环境PM2.5网格化监测技术、山东诺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车载大气监测系统技术,霍尼韦尔的XPO® 超低氮燃气燃烧器技术,玛珂思国际的全在线双冷阱VOCs实时监测系统技术,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VOCs在线污染源识别质谱系统技术。

“今年的这些获奖技术不仅仅是实验室中的成功作品,其中大部分在实际应用中战功赫赫,称得上是真正的治霾‘神技’。” 创蓝清洁空气联盟主任解洪兴说。

此外,来自美国的安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本届“创蓝未来独角兽”,其电动飞机项目具有很大发展潜力。还有6项技术虽具有创新性,但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还比较欠缺,被评估组授予了“未来之星”奖,包括超临界CO2涂装系统(加美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长濑产业株式会社)、无VOCs排放的无水胶印技术(东丽国际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太阳贝太阳能热电技术(SunOyster Systems GmbH)等。

“创蓝奖自开设以来已有4年,共评选了来自20个国家近300项技术,并获得国内外多家机构的大力支持。”创蓝清洁空气联盟凌炫秘书长介绍说。4年来,主办方创蓝清洁空气联盟一直在努力推动最佳可行清洁空气技术的应用加速中国空气污染治理进程。

“在今年的创蓝大会上,我们还启动‘延安清洁取暖试点项目技术征集’,以推动空气质量改善以及协同减排温室气体,帮助创新清洁技术更好地发挥效果及影响。”解洪兴说,“另外,大会提供了创新清洁技术展示与对接环节。之后创蓝清洁空气联盟仍将积极为获奖企业提供系统的技术展示、技术示范、项目对接和宣传等支持,帮助创新的技术在创蓝平台上加速发展。”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